博文
魂断后海傅振川第十章
“后海海搜搜上一条齁老壮的大鱼”,消息就像长了翅膀,被越传越广、越传越夸张。鱼的身长和重量从最初的两米长、二百斤,最后被传成四米长、五百多斤。来送秋家看鱼的人络绎不绝,最初是住在湖边的街坊,后来是远道开车来的有钱人;目的也不一样,街坊是看稀奇,远道来的是为买鱼。出价从一千元渐渐被哄抬到三千元,可送秋却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魂断后海傅振川第九章亡命徒长得就像一头牛,体重足足有三百斤。眼睛长得也像牛眼,发起火来两只大眼珠子一翻睖、一翻睖显得特别得凶。最奇特的是脸上也像牛那样长满细密的茸毛,两个颧骨处的茸毛尤其浓密。坊间说这种长兽毛的人都凶。亡命徒岂止是凶,打起架还不要命,不计后果的不要命,所以才得“亡命徒”这一绰号。亡命徒十六岁下乡插队。进村的头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魂断后海傅振川第八章婵娟在一家私人开办的贸易公司上班,每天干的是墩地、擦窗户等打扫卫生的活儿。上班的第一天,她就凭着年轻女人特有的敏感发觉一道射向自己的贪婪目光,目光来自独自一人高高在上、其他几百号员工都要毕恭毕敬的老板身上。这老板四十多岁,身高不足一米六五;两眼上眼皮耷拉着,眼皮因有眼珠顶着显得有些鼓;嘴里一口又黑又小的小碎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魂断后海傅振川第七章“全民海搜”是后海人独创的一种玩鱼方法,每年深秋都要搜一回,是后海所有玩鱼人的一次狂欢,也是全年最后一场玩鱼大戏。所谓“海搜”,是指搜鱼人站在岸边,将梆竿子上的锚钩漫无目的抛向湖中,绷紧鱼线,然后扭转身子奋力向后挥竿,若三爪锚钩前赶巧有鱼,即可将鱼钩住。用玩鱼人的话说:哪条鱼赶上算哪条鱼倒霉。所以,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魂断后海傅振川第六章屋是结婚以前的旧屋,家具也是以前的旧家具,可两位新人却从简单布置的新房里感受到全新的新鲜感。新鲜感来自床铺上的新铺新盖,更来自肌肤之亲带来的浓浓爱意。那感觉朦朦胧胧的,既有粉红色的温馨,更有浓得化不开的甜蜜。之前俩人是隔三差五地幽会,即使搂抱得再紧密也有分别的时候,可现在却是长相守、长时间泡在蜜罐里;以前是身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魂断后海傅振川第五章穆郁请客选定银锭桥畔烤肉季。之所以选这家,一是离送秋家近,大伙儿溜达着去就行;二是清真,不了解哪位是回民,怕落下谁。请客那天,他先来到我家,然后我俩一起去送秋家,打算叫上大伙儿一块儿去饭馆。可一进送秋家门,才发现八仙桌已被挪到屋子中间,桌子四周摆好椅子和方凳,桌上已有几个炒好的菜,送秋还在厨房继续炒菜。比我和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魂断后海傅振川第四章
穆郁到我家找我的第二天上午,负责我家这片儿公用电话传呼的老太太挪着两只粽子似的小脚迈进我住的街门,一进院就朝着我家屋门喊:“大伟,报社来电话,叫你麻利儿去一趟!”我知道是穆郁打来的、知道他对玩鱼已走火入魔,打电话叫我去就是闲得鸡痒痒找我聊玩鱼!不玩鱼的人对玩鱼着魔很难理解,其实玩鱼着魔就跟热恋对女友着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魂断后海傅振川第三章什剎海周边有十余家渔具作坊,作坊设在住宅院内,字号书在街门楼上方,“周记手作”、“孙记手作”……前面姓氏不同,后面字句都一样。其中唯有一家与众不同,门楼上是块厚重匾额,字是镏金的,黄灿灿只有三个大字:花缠宋。花缠宋是几代人经营的老字号,早年专为宫内和王府制作两种竿:大漆金线花缠竿和葱指拈。前者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魂断后海 傅振川 第二章 穆郁到我家找我是一九九二年深秋的一天,也就是说,这一天距送秋与婵娟黏上已过去八年。 那时没手机、没网络,他是在我不知他要来的情况下突然登门的。刚一进门,他就没头没脑说他最近魔怔了,而且魔怔得不轻。待我细听原委,这才明白原来是前不久别人拉着他去钓鱼,开始他还没兴趣,可等鱼漂一沉,他抬竿将鱼“噼里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魂断后海 傅振川 第一章 北京后海其实是个湖。八十年代湖里鱼多,鱼多玩鱼人便多,于是沿岸开的渔具作坊也多。其中一家作坊字号“花缠宋”,主人姓宋,我们也称呼他花缠宋。花缠宋有个女儿叫婵娟,丫头那年整十八,小身段出落得特别惹火,狐狸小脸更是让初次见到的男人暗吃一惊。那时还没“性感”这词,可男人都懂性感是咋回事,都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