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封信》是一部在叙事上极具实验性的电视剧,其最大突破在于打破了线性时间的限制。编导同时启用1991年与2026年这两个相隔三十五年的时空,让人物之间产生紧密的联系与交互:既有时间上的穿越呼应,也有亲情上的缠绵疏离,还有因果上的纠葛反应。正是这些错综复杂的联系,勾勒出男女主角的前因后果与成长轨迹。为了建立跨越时空的能动联系,编导大量运用了超[
阅读全文]
最近,英伟达总裁黄仁勋在一次采访中谈到了AI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AI可能将美国人的工作时间从每周五天减少到四天。这种工作时数的变化,其实与过去工业革命推动下的社会变革有相似之处。减少工作日并不意味着人们会变得闲散,反而可能觉得自己更加忙碌,成就感更高。黄仁勋说他自己总是在等待各项事务完成的同时,因为他的脑袋里会涌现更多新的想[
阅读全文]
前一段热播的《生万物》以每天三集的速度很快播完,据说是为了给新近推出的抗日剧《归队》腾出档期,以配合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的纪念。其实,从时间背景来看,两部剧大致相近,都以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的抗日战争为主要舞台。《归队》的年代稍晚一些,地点也不同。《生万物》发生在山东鲁南,而《归队》则设定在抗日联军活动的长白山地区。尽管如此,两部[
阅读全文]
最近,《生万物》成为一部颇为抢眼的电视剧。它通过跨越半个世纪的人生故事,为观众呈现了一幅极为独特的生活画卷。加之演员们精湛的表演,使这部剧不断引发热门话题。在此前的文章中,我曾指出,这部电视剧颠覆了长期主导中国政治生活的阶级斗争话语体系。它通过对人物深刻的人性分析,建立了以善恶而非出身来评判正反角色的标准。无论一个人家庭背景如何,[
阅读全文]
今天《生万物》新更的三集,推出了潘之琳饰演的露露。这是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角色。虽然剧中美女演员众多,但天牛庙村的女人们受制于环境和角色设定,几乎都不得不素面朝天,脸上统统涂着土色妆容,凸显饱经风霜。就连地主家的女儿绣绣和苏苏,也远不如城市来的露露那般光鲜。饰演银子的蓝盈莹,更是顶着一张被棕色涂抹的脸。因此,露露的出场简直像牛粪堆里[
阅读全文]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讨论了电视剧《生万物》如何颠覆长期主导中国政治生活的阶级斗争话语体系,而转而从人性的角度来塑造人物、界定善恶。而今天《生万物》的第18-20集的剧情,更进一步颠覆了上述阶级斗争理论。我们看到,天牛庙村遭到山匪马子的袭击,全村面临被屠村之灾。大敌当前,不论地主还是贫农,都被逼上了同一条绝路。在马子的眼中,无论出身如何,都是[
阅读全文]
电视剧《生万物》的时代背景大致设定在上个世纪20年代末,剧情中提到过北伐战争、南下大军,也呈现了农会的活动:农民开始组织起来,攻打县衙,并在组织者的带领下推动农民运动。这一时期正是毛泽东所倡导的农民运动方兴未艾的时期。毛在1927年发表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就曾描述过类似的农会组织和打土豪分田地的情形,并在分析中提出了阶级斗争理论,[
阅读全文]
最近剧荒,每天只追那部古装剧《锦月如歌》。虽然剧情也非常精彩,但一天只更两集,远无法满足我追剧的需求。今天好像是阴转晴,忽然在平台上看到推出了两部新剧:《生万物》和《乱码迷局》。我对当代题材的职场、扫黑除恶、破案类剧情一向感兴趣,看到《乱码迷局》后面打着一个悬疑的标签,就选择了从它开始看起。说实话,看完今天首播的七集,并没有留下太[
阅读全文]
上周末,我去朋友家聚会,其中有一位朋友是大学里的高级研究员,可以称得上是一位科学家。他当年在国内学医,八十年代末来美国,开始是跟着老板做研究,后来独立出来,申请到了国家科研基金,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还带了几个博士后。朋友已年逾七十,按理说可以退休了。然而,他三十年来一直专注于同一项研究。今年递交研究经费申请时,他并未抱太大希望,甚[
阅读全文]
最近除了追看热播剧,我还特地选了一部先前播出的电视剧《焕羽》。这部剧篇幅不长,适合一口气看完。尽管《焕羽》最终呈现了一个圆满结局:女孩与男孩在灯塔下重逢,在光的引领下走向一个尚未揭晓但令人期待的未来。但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走过的曲折成长之路。两位主角都曾遭遇生活的重创,甚至一度想要一起离家出走。如今,他们已从少年成长为大学毕业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