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西周时的文字还不象后世那样横平竖直,四四方方,蛮方便附会的。那时如果想说某人来历不凡,他根本不必衔玉而诞,只要有段掌纹象个字就行了。自带名字,必有大任啊。姬姓唐国的始封君,周成王的弟弟,就是这么个天降大任之人,他小时候被人研究过掌纹,得名为虞。“虞”是传说中的仁兽;后来,掌管山泽鸟兽之类的官吏也叫虞;它还是一种祭祀的名字;不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前几天有只瓢虫停在墙上,不理会一尺外人类对它的指指点点,自顾自迈着小细腿攀岩。它旁边的玻璃门窗几天没开过了,也不知是从哪里进来的,此时映着金黄色的秋叶滤过的晨光,恰似《诗经》里的“蟋蟀在堂”。 蟋蟀(唐风)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3-10-20 08:17:52)

从古自今,不平则鸣,《伐檀》的作者一定心有不平。 伐檀(魏风)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一直以为“充耳不闻”的意思是反复唠叨到对方耳朵里塞满了话语,然而这些话伊还是听不进去;却不料真的有“充耳”这种东西。 著(齐风)
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
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
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 大致意思:
等候我在正门与屏风之间呀,充耳用没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原先有个炎帝后人的隗姓魏国,在千年后的马嵬坡。周文王灭了它,建了姬姓魏国。等到周武王灭商,为了控制新得的大片土地,魏国迁去了两百多公里外的山西芮城县。再后来这个魏国被晋献公所灭,那里的土地转封给毕万;毕氏子孙开疆拓土,以魏国之名跻身战国七雄,为人所熟知。不过《诗经》魏风多半是指那个黄土塬中的姬姓小国,背靠中条山,比底下的黄河高了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木乃伊》里有个片段:古代埃及大祭司复活、起身逼近,吓坏的混混掏出一大串护身符,挨个以各种语言祈祷。至今仍记得他手持佛像,配着洋泾浜普通话:“求求菩萨保佑我”。这个语言天才在换到希伯来语时终于试对了频道,成功与大祭司建立连接,由猎物晋级跟班。可见只要摆对了姿势,临时抱佛脚未必无用啊,下面这首诗似乎也有点类似的情形。 伐木(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诗经》里写了不少蔷薇科植物,两千多年下来,桃、梅、李依然常见,而那些遁入历史迷雾的植物就需要专家来考证了。比如“常棣”,有些版本也写作“棠棣”。“常”“棠”很像,也许曾以讹传讹,才让两种写法并行于世。虽然它的古名不能确定,但大多数专家都认为它就是现在的郁李。不少诗用花起兴,常棣花也有这个待遇。 常棣(小雅)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邶国在原先商朝的王畿之地,那边的诗里也有黄鸟。 凯风(邶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大致意思:
柔和的风从南边来,吹那小枣树的树心。小枣树的树心幼而壮,母亲这样辛劳。
柔和的风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然而在西周后期,有些大臣比周王还富,因为周朝并不给直接给官员们发俸禄,而是按爵位给封地。一旦地封出去,大部分收入就不是他的了,周宣王晚期执意打仗可能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开疆拓土才能有新收入。打赢了,给功臣在外面封块地,大家一起发财,至于如何管理那块地,天高皇帝远,功臣得自己操心。如果《小雅黄鸟》的作者被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几千年了,痛诉苛捐杂税的文章层出不穷。朝野博弈,围绕皇粮国税的各种政策不停改来改去,隔了久远的时空,重重粉饰,很难分辨他们争论的关键之处。 控诉文章好写,历年积累的资料太多了,挑几样抄一抄就好,何必真下功夫去找当前的问题所在。君不见,哪怕在2006年农业税取消的十几年之后,很多讲述目前中国农民困境的网文依然沿用着几十年前的论据。相较之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