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养生居

古人云:善养生者,上养神智、中养形态、下养筋骨。
博文

便秘是现代人的常见病,发病率约为2%~28%,随着年龄的增长,便秘的发病率也会明显增加,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约有15%~20%为有便秘症状者。由于便秘患者排便困难,排便的频率减少,粪便干硬,这些不适的症状往往让人痛苦不堪,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以及慢性便秘患者来说,便秘往往还会造成其他威胁、意外的发生,每年因为便秘患者上厕所时发生的以外也并不少见。中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生活中的意外受伤无处不在,交通事故、跌扑损伤、运动受伤等等,这些伤筋动骨的损伤,时刻都有可能发生。意外受伤造成的骨折、跌打扭伤、运动损伤等骨伤和筋伤的问题,既能够造成局部肢体的明显肿胀和剧烈疼痛,又会严重影响骨骼、关节、肌肉、筋腱的正常功能活动,对人们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 祖国医学长久以来,对于诸如此类骨伤和筋伤的治疗,积累了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医学入门》记载:“人知百病生于气,而不知血为百病之始也。” 血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它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对全身各脏腑组织起着营养作用。 血虚贫血会导致头昏、耳鸣、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苍白、呼吸困难、消化不良、少尿、无尿、急性肾衰竭等多种症状。 补血能使脏腑组织得到血液的充分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科学预防新冠,“粤抗一号”居家必备 据腾讯网①报道,去年抗疫期间,由广州市77位权威中医专家,联开了一份“新冠肺炎”居家预防中药方。 这份“五指毛桃居家预防方”于2020年2月份推出后深受群众追捧,广州市民在其帮助下安全度过了当时的疫情。 今年广州再遇新冠,疫情备受关注,该方再出江湖,被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灵枢·五音五味》曰:“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妇人大全良方》更明确地指出:“女子以血为基本。” 中医认为,女性月经以血为物质基础,孕期血以养胎,分娩赖气血化为产力,需阴血濡润产道,产后乳汁与血同源。故女性特有的经、孕、产、乳等生理,皆是以血为用,皆易耗血,女性机体常常处于血分不足的状态。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告别了六、七月的梅雨,告别了“大暑”,八月的“立秋”便匆匆赶来。立秋之后的梧桐,风吹簌簌,这也提醒着我们要注意这凉意,别让它浸到了身体里。 立秋,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秋天即将来临。 立秋既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全球范围内,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高达20%—40%,也就是说每5个人里就有1人罹患本病。临床研究显示,未积极治疗的过敏性鼻炎是哮喘、慢阻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源头性疾病。
鼻子作为五官中比较中心的器官,相当于是一个头部的枢纽,当炎症向上时会引起眼睛发痒,甚至流眼泪;如果往下发展会引起急慢性咽喉炎和支气管炎和哮喘等疾病。 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最好的选择 在病毒肆行的今天,提高免疫力,拥有强大的免疫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你需要增强免疫力,正在为如何抵抗流感咳嗽而烦恼,以下这些推荐将是您最好的选择。 很多人知道服用维生素C,但是它并不足以预防流感、普通感冒和其他感染。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除了服用抗坏血酸片、健康饮食和运动锻炼外,还需要服用额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德成行有近40种汤包供您选择! 俗话说「冬天补得好,来年一整年都有好身体」,因此进入冬季后人们更加注意养生保健,除了调整日常生活作息,祛寒保暖外,适当进行食补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内外兼顾,保存气血。尤其在新冠疫情之下,进补提高身体免疫力,能有效抵御病毒感染。 德成行(TSEMPORIUM)有近40种汤包供您选择,冬季养生保健药膳汤包比如当归[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大暑养生:一夏无病三分虚,清热补气最当时 导读: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2个节气,在每年的阳历7月22日至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表示天气酷热,最炎热时期到来。这时气温最高,雷阵雨较多,在中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大暑养生 都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大暑时节最主要的特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1]
[12]
[13]
[14]
[15]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