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学欣赏

夏学,就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质极其丰富,科技发达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经为核心的华夏生命哲学,正好可以用来添补空虚的心灵,给人智慧和力量。
个人资料
博文

述而篇第三十四:若圣与仁原文: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译文:孔子说:如果说我是圣人和仁人,我哪里敢当?如果说我是不厌烦地修学,不知疲倦的教育人,这样说还是可以的。”公西华说:“这正是弟子们还没有学到的。”短评:不厌烦地修学提高自己的修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述而篇第三十二、三:子与人歌而善原文:5.32: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5.33: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译文:5.32:孔子与人唱歌,有美好的地方,一定求人重新唱,掌握后再同他们一起唱。
5.33:孔子说:“文学,我不如人。身体力行做君子,我也没能做到。”短评:见人有善,若己有之。圣人做到了。有人歌唱得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华夏智慧:果珍李奈,吃了就好 李子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水果,酸酸甜甜,恰如人生。它富含各种维生素,可以提高免疫力,明目养肝,促进新陈代谢。其用途是滋养生命。 儿童拿到李子,一定是咬一口,再咬一口,直到剩下一个光秃秃的硬核。吃完一抹嘴儿,小脸蛋更红,眼睛更亮,笑得更灿烂,一蹦一跳玩耍去了。 教授拿到李子,带着金丝眼镜,手拿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易经智慧-惠士奇解读鼎卦:不敬天不养贤,大秦必亡 周易第五十卦,火风鼎。 火风鼎。鼎卦就是一个生火煮饭的形象。后来鼎演变成国家权力的象征,也是因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重要的是民生。那么鼎卦对于执政者有什么智慧呢?孔子在《大象传》是这么说的: 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惠士奇是清代著名的易经学者。他是这样理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述而篇三十一: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 原文: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译文: 陈国的大司寇问孔子鲁昭公是不是懂得礼法?孔子说:“懂。”孔子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述而篇第三十:仁远乎哉原文:7.30: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译文:孔子说:“仁心离你远吗?我想仁,这仁就来了。”短评:仁不需要外求,就在你心里。只要你想做一个仁者,你就是了。只要摒除的私心杂念,显出灵命的良知,仁者的本性就出来了。它是上天赋予每一个人的乾德。它是大生的所以滋养你,它是大明的所以照亮你,它是刚健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述而篇第二十九:互乡难与言 原文: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译文: 孔子召见了来自互乡的少年,是一个自大不讲理的人。弟子们都颇为不解。孔子说:“要肯定他的进步,不老抓人家的缺点,干嘛对人如此严厉!他已经改过自新,要求进步了。那就肯定他的自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述而篇第二十七、八:子钓而不纲原文:7.27: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7.28: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译文:7.27:孔子钓鱼但是不撒网,射鸟但是不射窝里的鸟。
7.28:孔子说:“大概有糊里糊涂乱来的,我不会这样。多听闻学习,捡好的用;多见闻学习,都记下来。这是差一些的智慧了。”短评:7[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易经智慧:赞美鼎卦-温柔敦厚的华夏文明
火风鼎,占据着易经第五十的位置。对于一个人来说,这是一个知天命的年龄。易经从乾、坤、屯、蒙、需、讼、师,从天地涳濛,到生命的诞生,历经七七四十九难到了鼎卦,他终于悟出了生命的意义。 可不,人类从茹毛饮血,到生火做饭,用鼎煮粥,终于安定下来,形成了村镇。随着农业的发展,也终于有了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述而篇第二十六: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原文: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译文:孔子说:“圣人,我没有见到过;能见到君子就可以了。”孔子又说:“善人,我也没有见到过;能见到一个有恒常心的人,就可以了。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96]
[97]
[98]
[99]
[10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