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学欣赏

夏学,就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质极其丰富,科技发达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经为核心的华夏生命哲学,正好可以用来添补空虚的心灵,给人智慧和力量。
博文

雍也篇第二十二:樊迟问知---问什么要敬鬼神原文: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译文:樊迟问怎么叫有智慧。孔子说:“多做对人民有益的事,对鬼神要敬,不可亵渎,就是智了。”又问怎么叫仁,孔子说:“仁者先做艰难的事,然后再说收获,就算仁了。”短评:对鬼神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雍也篇第二十、二十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原文:6.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6.21: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译文:孔子说:“知道的人不如喜欢求知的人,喜欢求知的人不如乐于求知的人。”孔子说:“中等以上的人,可以谈论上等的道;中等以下的,不可以谈论上等的道。”短评: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雍也篇第十八、十九:质胜文则野
原文:6.1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6.19: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译文:6.18:孔子说:“内容超过了文饰就显得粗野,文饰超过了内容就显得造作虚假。内容和文饰搭配得当,才是有修养的君子。”6.19:孔子说:“人的本性是正直,正直就能生活好。不正直而生存的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雍也篇第十六、十七: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原文:6.16: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6.17: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译文:孔子说:“没有祝鮀的口才,却有宋朝的美貌,在这样的世道难免灾祸啊!”孔子说:“有谁出门不经门户?为什么不走这条路呢?”短评:没有祝鮀的口才和智慧,却有宋朝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雍也篇第十五:孟之反不伐原文: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译文:孔子说:“孟之反不夸耀功绩,军队撤退,他断后阻击敌人的进攻。将要进入城门,他快马加鞭赶上来说:‘不是我勇敢断后,是因为马不往前跑。’”短评:孟之反谦逊不自夸,但是他的功绩人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如果他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难忘岁月:二姐的红手绢 二姐的红手绢可金贵了。每次从兜里掏出来,都是鲜亮鲜亮的一团红,好像从来没有用过。调皮的我,常常“一不小心”把满脸的鼻涕磨蹭到她的红棉袄上,她也就是笑着闹着追我打两下。但是可别打红手绢的注意!我曾试图从她手里抢过,也从她兜里偷偷掏过,从来没有得过手。 但是有一天她终于拿出来了,给我擦满脸的鼻涕和眼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雍也篇第十四:子游为武城宰原文: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译文:子游做武城的主管。孔子问:“你得到好的人才了?”子游回说:“有个叫澹台灭明的人,行事不走捷径照章办事。没有公事,从来不到家里找我。”短评:孔子问子游得到了什么好的人才。子游告诉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雍也篇第十二、十三:非不说子之道原文:6.12: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6.13: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译文:6.12:冉求说:“不是不喜欢先生的大道,是能力不够。”孔子说:“认为自己能力不够的人,就会中途而废。你刚刚就画地自限了。”
6.13:孔子对子夏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华夏智慧-成功的秘诀:能刚能柔、正直善良《尚书》洪范篇讲到人的三德:一曰刚克,二曰柔克,三曰正直。就是说做人要能刚能柔、正直善良,就能功成事遂、性德圆满。草木都知道直直地往上长,它要靠近、再靠近生命的本源,太阳。草木没有大脑不会计算,可是它们知道最利于成就生命的途径是正直向上。人的大脑会算计,会有贪嗔痴慢疑等各种病毒作祟,但是人的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雍也篇第十一:贤哉回也原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颜回真是贤德啊!一竹篓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地方。人们都受不了这种苦,而颜回却依旧快乐。颜回真是贤德啊!短评:颜回的快乐是来自于信仰,与外在生活条件无关。他的快乐不是物质享受,而是“贫贱不能移,富贵[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01]
[102]
[103]
[104]
[10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