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雍也篇第二十六:宰我问曰:应该跳井救人吗?原文: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人)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往)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译文:宰我问道:“一个仁人,有人告诉他说:‘有一个好人掉井里了’,他应该跳下去救人吗?”孔子回答说:“怎么能这样?君子可以去救他[
阅读全文]

雍也篇:齐一变至于鲁原文:6.24: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6.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译文:孔子说:“齐国改变一下可以成为鲁国;鲁国改变一下可以达到王道。”
孔子说:“礼器不当礼器用,一定要做礼器用!一定!”短评:齐国急功近利,喜欢浮夸,养成了霸道的恶习。孔子感叹,如果齐国能改变一下,[
阅读全文]

雍也篇第二十三:知者乐水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译文:孔子说:“有智慧的人喜欢水,有仁心的人喜欢山;有智慧的人喜欢动;有仁心的人喜欢静;有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心的人长寿。”短评:有智慧的人通达事理,所以喜欢水的灵动;有仁心的人没有贪念的缠绕,所以喜欢大山的安静敦厚。有智慧的人快乐[
阅读全文]

雍也篇第二十二:樊迟问知---问什么要敬鬼神原文: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译文:樊迟问怎么叫有智慧。孔子说:“多做对人民有益的事,对鬼神要敬,不可亵渎,就是智了。”又问怎么叫仁,孔子说:“仁者先做艰难的事,然后再说收获,就算仁了。”短评:对鬼神要[
阅读全文]

雍也篇第二十、二十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原文:6.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6.21: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译文:孔子说:“知道的人不如喜欢求知的人,喜欢求知的人不如乐于求知的人。”孔子说:“中等以上的人,可以谈论上等的道;中等以下的,不可以谈论上等的道。”短评:乐[
阅读全文]

雍也篇第十八、十九:质胜文则野
原文:6.1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6.19: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译文:6.18:孔子说:“内容超过了文饰就显得粗野,文饰超过了内容就显得造作虚假。内容和文饰搭配得当,才是有修养的君子。”6.19:孔子说:“人的本性是正直,正直就能生活好。不正直而生存的人[
阅读全文]

雍也篇第十六、十七: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原文:6.16: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6.17: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译文:孔子说:“没有祝鮀的口才,却有宋朝的美貌,在这样的世道难免灾祸啊!”孔子说:“有谁出门不经门户?为什么不走这条路呢?”短评:没有祝鮀的口才和智慧,却有宋朝的[
阅读全文]

雍也篇第十五:孟之反不伐原文: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译文:孔子说:“孟之反不夸耀功绩,军队撤退,他断后阻击敌人的进攻。将要进入城门,他快马加鞭赶上来说:‘不是我勇敢断后,是因为马不往前跑。’”短评:孟之反谦逊不自夸,但是他的功绩人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如果他自[
阅读全文]

难忘岁月:二姐的红手绢
二姐的红手绢可金贵了。每次从兜里掏出来,都是鲜亮鲜亮的一团红,好像从来没有用过。调皮的我,常常“一不小心”把满脸的鼻涕磨蹭到她的红棉袄上,她也就是笑着闹着追我打两下。但是可别打红手绢的注意!我曾试图从她手里抢过,也从她兜里偷偷掏过,从来没有得过手。
但是有一天她终于拿出来了,给我擦满脸的鼻涕和眼泪,[
阅读全文]

雍也篇第十四:子游为武城宰原文: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译文:子游做武城的主管。孔子问:“你得到好的人才了?”子游回说:“有个叫澹台灭明的人,行事不走捷径照章办事。没有公事,从来不到家里找我。”短评:孔子问子游得到了什么好的人才。子游告诉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