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以忘忧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个人资料
李培永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闲话人生(188)市民与市长系列之五与落马副市长的难解之缘在海口市疏港大道与滨海大道交叉的路口边,有一个建省之初,就到海口的湖北老乡开的“张师傅酒家”,地道的湖北口味。几乎所有在海南的湖北佬,上至省市领导、下到各行各业的市民,只要去那个不起眼的路边小店吃过一次,以后就会经常光顾。2005年,我退休后,有一天中午,“张师傅酒家”人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闲话人生(187)市民与市长系列之四难忘与博士市长的一次相见1990年,我调到海南农垦中学工作,中学时代的好朋友李小怀告诉我,他有一个好朋友也到海南三亚了,名字叫江上舟,让我有机会去见见他。他和小怀一样,都是红二代。当时,我刚调到海南农垦中学,执教两个高一重点班的语文课,还当一个班的班主任,兼任语文教研组长。后来又被赖瑞光校长任命为教导主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闲话人生(186)市民与市长系列之三(三)因缘与市长成了好朋友我们认识林诗銮市长的时候,他是海南省农垦总局桂林洋农场的场长。第一次与林场长见面,是在1990年9月底。我们从武汉调到海口还不到一个月。盛情邀请我们来海南农垦中学工作的赖瑞光校长,原本安排我们教应届毕业班,后来接受了我的建议,让我们从武汉来的老师教起始年级,于是,我和老伴分别教高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闲话人生(185)市民与市长系列之二吴官正市长给实验班师生回信了1984年7月28日清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节目时间。播音员洪亮的声音传出了一则消息:“湖北省华师一附中初二(2)班学生王江的一篇课外练笔文《假如我是武汉市的市长》,受到武汉市市长吴官正同志的热情赞扬……”那一年的华师一附中初二(2)班,是湖北省教研室确定的语文教材改革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闲话人生(184)市民与市长一般情况下,市民与市长没有什么关系。特殊情况下,现在好多地方都公开了“市长热线电话”,据说是24小时为市民服务,但接电话的工作人员,只能保证“热线电话”畅通,不能保证为你解决实际问题。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在打“市长热线电话”,而在通讯不太发达的时代,市民遇事找市长,只有书信比较可靠,而更可靠的就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说三道四(88)一个“偷”字,了得老同事、老朋友在微信朋友圈说,无意间,“偷看”了小外孙在写作游戏书中天马行空、自由发挥的文字:稚嫩、童真、有趣……无独有偶,几个月前,一个八十年代初读初中时非常喜欢写作的学生,跟我在微信中说,“说起来是可气又可笑。我们家从我外婆到我妈妈都有偷看孩子日记和作文的习惯。……,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说三道四(87)瞠目结舌——三谈“秀才认字认半边”昨天午间小憩之后,打开电视,自动跳出一档娱乐节目《娱圈贝勒爷》,只听一位男主持语速极快地播一条娱乐新闻,突然听到“瞠(táng)目结舌”,我立即瞠(chēng)目结舌了!等我回过神来,马上想到三年前北大校长林建华,在校庆纪念大会上,照着稿子读,居然念出来了“鸿鹄(hào)[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教育随笔(85)黑板报上的一篇短文……我不知道国内中学教室的格局现在有多大变化,只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华中师大一附中的教室是这样的:一间教室有前后两个门,根据采光原理,学生从前门进教室,坐下后,面对前面的黑板和教师的讲台。单人课桌,每排八张,中间三条走道大约一张课桌那么宽;一般摆放七排课桌,教室后面还有一块黑板,专门给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说三道四(86)“外调”之外“外调”这个词,是建国后,前三十年使用频率最高的政治词语之一,现在已经淹没在中国浩如烟海的词语之中,不为70后们所知了。“外调”,顾名思义,就是去外面调查。所谓“外面”就是被调查人所在单位之外的、曾经学习或工作过的地方。为什么要去外面调查呢?对被调查的人来说,一般有两种情况:好事即将来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说三道四(85)说说青少年性教育这几天,网上都在说李云迪的事。我们都知道他是世界著名的钢琴王子,他的那点事已经炒得沸沸扬扬了,不就是男女之事吗?不知道当下中国社会,与封建社会相比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古人早就说过,“食色性也君子好色而不淫”。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吃饭做爱是(人的)天性,君子喜欢美女但不意淫”。马斯洛的需求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1]
[62]
[63]
[64]
[6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