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以忘忧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个人资料
李培永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闲话人生(144)初为人父之后1972年4月14日晚上11点左右,我在隔壁单身宿舍陈老师房间和几个老同事打扑克。当时三楼还住着单身男老师,有男厕所;四楼住单身女老师,有女厕所。静仪睡觉前上楼去厕所方便时,羊水破了,止不住地流。已经有两个孩子的老同事舒鼎英老师,非常有经验地说:“快叫李培永!快点快点!聂静仪要生了!”他们几个人立即下楼,找食堂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闲话人生(143)我的语文教师之缘世间万事万物,缘起很重要,往往对未来有根本上的影响。那么,我高中毕业被推上讲台,当中学语文老师,缘起何时何地何事呢?从记事时起,我就在武昌通湘门外李家花园生活着,在老关庙小学读小学一年级,开始走出李家花园,离家大约走二十分钟吧,所见所闻就只有那么一点点范围。祖父和父亲一辈子种花,没有文化,家里唯一有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说三道四(64)“有争议”的人(2021-06-2217:29:18)下一个说三道四(64)“有争议”的人中国历史上有争议的人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名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还有高居庙堂的许多文臣武将,名垂青史的文人墨客等。不成想,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高中毕业学历的老师,居然成了学校有争议的人。1981年12月25日经武汉市黎智市长批示,市政府王千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说三道四(63)忽然想起了“假设”和“求证”(2021-06-2114:42:34)下一个说三道四(143)忽然想起了“假设”和“求证”2019年12月27日《文学城》发了一篇博文《忽然想起了“外调”》,其中写道:有一天,两位警察,来了解我教过的学生88年在校的表现。这两位外调人员,以其特殊的身份,傲视一切,既不说明来自哪里,也不说任何原因,开口就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说三道四(65)掩耳盗铃新解2021年高考志愿填报工作即将启动,教育部6月23日发出通知,部署各地各高校进一步做好考生志愿填报服务工作,要求各地各高校为考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同时加强对社会培训机构或个人开展志愿填报咨询活动的监管,严禁相关媒体、培训机构、中学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等信息。各地报道高考成绩公布: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教育随笔(79)不求一日之功,不搞虚假之课八十年代初,我刚从一般中学调回母校—华中师大一附中时,袁福校长指定刘友三老师当我的指导教师,让我跟刘老一起备课,跟班听他的课,请他随时听我的课、及时评教评学。刘老告诉我:“我们学校是省重点名校,经常有外边的老师来听课,有时还要搞公开课,不管怎样,我们都要来真的,不要搞假的。一节课不见得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闲话人生(142)父亲节,怀念我的父亲我的父亲李光柱,生于丁未年除夕(公元1908年2月1日),病逝于葵酉年(1994年4月15日)。享年86岁。父亲小时候读了几年私塾,十五六岁就跟着祖父学种花。祖父当年在武昌张之洞路与黄土坡(现名“首义路”)交叉处,创建并经营的李家花园,在解放前几年,搬到通湘门外。李家花园是我的祖父李华安创建并经营的私家花园,种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说三道四(62)守住道德底线,人人从我做起我和秦娟英是首义路小学的发小,在华中师大一附中同学六年,她在三班,我在二班。她的先生老毕当年在读高中,是我们这一届初中生的辅导员,也是我们的老校友,老朋友、老熟人。秦娟英是个热心人,建起了发小群,大家可在群里经常见面聊天了。八十年代初,在那通讯不发达,打电话都难的时代,一般都是无事不登三宝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教育随笔(78)语文是成才的第一要素复旦啊复旦!“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我生不逢时,1965年参加高考,因“不宜录取”,连普通大学都没有上过,对复旦这样的顶级名校只能“尊其瞻视,望而生却”。但是,自从被分配到中学教语文之后,就知道“复旦”老校长、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上任第一天,发表“就职宣言”时曾说:“如果允许复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说三道四(61)护犊情深,人之常情由成语“舔犊情深”演绎成“护犊情深”,就把父母与子女之间血缘关系的那种深情,升华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爱之情,而且,“护犊情深”比“舔犊情深”更具人性,更有人情味。还记得,1988年我们语文实验班的汪深同学,夺得20届化学国际奥赛第一名回国后,我们师生有一段对话:师:“你们在北大集训,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
[36]
[37]
[38]
[39]
[4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