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以忘忧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个人资料
李培永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教育随笔(107)高考文言文备考之八翻译练习五(一)许多文言实词都可以活用,如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等。这样的实词要根据变化了的词性来翻译。例如“王无罪岁”中的“罪”,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就不能译为“罪行”,而要译为“怪罪”、“抱怨”等。请参照这个例子,翻译下边这段文字,并解释黑体字。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说三道四(116)人老了就要“停止回忆过去”吗?最近在网上有一个视频:《鈡南山谈老年:八停止,这八点你最好别做!》首当其冲的第一点就是“停止回忆过去”!为什么呢?他说:我们这一代人的孩童时代、青年时代,多多少少都吃了一些苦……,不要一味地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而要积极乐观地向前看,过好人生中最最黄金的二十年!“树欲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教育随笔(106)高考文言文备考之七翻译练习三(一)有些单音节的文言实词是多义的,但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一般只有一个意义合用。例如“伐”有“讨伐”、“攻破”、“炫耀”、“砍伐”等意思,但在“愿无伐善”这句话里,“伐”只能译为“炫耀”。仔细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先弄清大意,再看后面几条译文,指出其中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教育随笔(105)高考文言文备考之六教育部颁布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明确规定了文言文教学和高考的要求是,“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为了达到这个要求,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的责任编辑周正逵先生,负责编辑了一套分编型语文教材《文言读本》(上下册),供重点中学高中一年级学生学习使用,高二年级《文学读本》(上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教育随笔(104)高考文言文备考之五文言常识九探主旨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都是为了表达思想的。文章的主旨就是统摄全篇的思想。读文言文,如果只停留在一字一句的了解,而不明主旨,就无从分辨内容的是非,也难以理会措辞的精美。探求文言文的主旨,和读白话文概括中心意思的方法基本相同。但是由于时代不同,社会不同,与古人的思想距离较远,又由于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教育随笔(103)高考文言文备考之四文言常识八理层次每一篇文章都在一个中心思想的统摄下包含着若干个意思。每个意思都自成一个完整的部分,叫做段落。各个意思之间又互有意义上的连系,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这种连系叫做脉络。把文章的段落和脉络理清楚,就叫做理层次。读文言文必须把层次理清楚,才能很好地理解全文的内容。 文言文和白话文不同,白话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教育随笔(102)高考文言文备考之三文言常识六断句读我国的古书绝大多数都没有断句的标志。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现在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所以用标点符号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断句就必须先读懂文句,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教育随笔(101)高考文言文备考之二文言常识四、察语气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总是带着语气的。在文言文里,句的构造、词的感情色彩、修辞的手法都和语气的表达有关系。例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两个结构相同的句式列在一起,意义是递进的,语气是坚定有力的。又如“皇天后土实所共鉴”(《陈情表》)指天地为证,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教育随笔(100)高考文言文备考之一教育部颁布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还有每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俗称“考纲”),都明确要求高中毕业生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据湖北省语文高考阅卷点的专家,在八十年代(1984年至1989年)的高考语文数据分析中指出,“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作文”四大模块,每年都是“文言文&r[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闲话人生(204)在北美过第三个生日了自从两个女儿定居北美之后,从2000年开始,我们老两口退休后,几乎每年都要飞越太平洋,到北美来与女儿团聚,尽享天伦之乐。2019年9月8日,我和老伴离开武汉,飞抵美国纽瓦克机场。准备在泽西市小女儿这里住半年再回国。启程之前,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带上我在华中师大一附中生活、工作十年的有关文字材料:日记、班主任日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6]
[17]
[18]
[19]
[2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