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以忘忧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个人资料
李培永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国正先生与我在海南三亚亚龙湾海滩合影)我的十年语文教改(2434)刘国正先生托我购买《景苏园帖》
1986年5月29日收到刘国正先生的来信:
培永同志:
久未通信,时在念中。试教情况,盼便中简单赐告。
有一事相求。
顷看《文艺报》,据称湖北美术出版社将影印出版《景苏园帖》。我对东坡书法很感兴趣,敬托足下便中探询一下,订购手续如何?售价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的十年语文教改(2433)为学生出书而被迫打官司
1986年5月2日上午,校办主任急急忙忙找我说:“武昌区法院来通知,让我们学校派人去法院,说明湖北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李培永编的《少年改革者的大胆设想》一书的有关情况。你是当事人,你去法院说说,回校后直接向李水生校长汇报吧。”
下午二点,我准时到武昌区人民法院经济庭,找到一位姓段的同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的十年语文教改(2432)易中天回校作报告,激励我勇往直前1986年4月17日是星期四,下午政治学习时间,学校领导请时任武汉大学中文系的副主任易中天,回母校给老师们作报告,讲美学问题。易中天是华师一附中1965届高三(1)班的,当时坐在下面听他作报告的有三个与他同届的同学,他同班的徐尚哲,是北师大毕业的高材生,因父亲是右派分配到边远山区;(2)班的游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的十年语文教改(2431)行万里路到大上海
在苏州最后一晚,朱茫茫老师陪我去苏州十中见韩树俊老师,自从洛阳会议与韩老师相识之后,我们经常有书信往来。在韩老师家,我们三人就语文教材改革实验,特别是高中教材改革进行了深入交谈。临别时,韩老师为山西《语文教学通讯》约请我写一篇语文课外活动的稿件,给该刊当年第九期用。离开韩老师家,茫茫与我告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我的十年语文教改(2430)行万里路·走进苏州园林
八十年代初,国内的交通实在落后呀,从南京坐绿皮火车到苏州要四个多小时,车站脏兮兮的,车上不仅脏乱差,而且拥挤不堪,连洗手间都挤满了人!我们一行八人,在江苏省教研室教研员朱茫茫的陪同下,早上六点上车,快十一点才到“天堂”之苏州。
下午上班时间,茫茫老师带我们到苏州市教研室,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的十年语文教改(2429)行万里路之烟花三月下扬州
我们一行八人去扬州中学听课学习,乘坐的长途汽车,行进在南京到扬州的公路上,看到窗外公路两边杨柳依依、柳絮纷飞,触景生情,大家不由得诵读起“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古时候,是李白送友人下扬州;现如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的十年语文教改(2428)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万里行之南京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出自明代董其昌的《画禅室随笔》,原意是说,多读书以增长才学,多游历以增加见识。对作家而言,多读书、多游历,才能胸中有丘壑,作品成气韵。对中学语文教师来说,多读书,上课才能传道授业;多游历,解惑才会生动有趣。
1986年3月底到4月上旬,湖北省教研室组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的十年语文教改(2427)竞选班长激发了学生的民主意识
1986年2月22日,高一下学期开学第一周周末。我在班上讲了二件
第一,从下周一开始,实行个人轮流值日,按学号顺序,每天一人,做到“看、写、说、评”四个字。即看当天班上发生的好人好事或不好的事;写班级日志;第二天早自习说自己看到的事;评说前一天值日生的表现。
第二,下周班会时间&ldq[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的十年语文教改(2426)周正逵先生在武汉谈《文学读本》试教周正逵先生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上世纪50年代留校教《语文教材教法》,60年代去景山学校搞中小学语文整体改革实验,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研究并编写语文实验教材。70年代初去北京市东城区教研室研究语文教学教法;70年代后期去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研究并编写语文教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的十年语文教改(2425)国正先生督促我写一篇“短而有力”的文章
1983年暑假,在洛阳,第一次参加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分编型实验教材全国工作会议,湖北省教研室教研员张良谟老师带我去拜见刘国正先生之后,就一直受到国正先生的亲切关怀和鼓励。
人教社《课程·教材·教法》研究所所长、大会秘书长张定远先生,安排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