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燕客

"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博文
(2019-02-22 06:30:36)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子言六言六蔽,意为学以致用,不学则偏。然孔子自己好学达发愤忘食的程度,其实也是偏,学过矣,而用不及。好学不好用,其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2-21 06:31:25)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这才是真心话,孔子也想有用。所谓“君子不器”不过是唱高调儿,塞众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2-20 06:28:37)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贡之言与孔子有别,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2-19 06:11:49)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孔子也是人,一看走高不行,就想试试低就,结果被子路当面损了两句。他面子上下不来,只好强辩遮羞。 孔子已经是没理找理,宋儒又替他辩解,“圣人以天下无不可有为之人,亦无不可改过之人,故欲往。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2-18 05:27:49)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孔子之武城,子游投老师之好,教人背后奏弦歌让孔子听见,意在表现他按老师之教行事且有所成。孔子一听就明白了,故说杀鸡焉用牛刀以笑之。子游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2-17 05:25:21)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若真“有教无类”,则愚可移,或有弱智者,然很少。孔子的观点在当时不算错,因当时下层人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力,故“下愚不移。” 但朱熹说,“人之气质相近之中,又有美恶一定,而非习之所能移者。”则是错误的。美恶之分辨来自后天之“习”,从父母那里耳濡目染是“习”,老师教育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2-16 06:48:49)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天命之谓性”——《中庸》之说与孔子相近,先天为性,后天为习。 “是以死生气禀焉。”——韩非首提气禀。 “人禀气而生,含气而长,得贵则贵,得贱则贱。”——王充用气禀说贵贱,生而有异,性不相近矣。 “才禀于气。气有清浊,禀其清者为贤,禀其浊者为愚。”—&mdas[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2-15 06:41:14)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阳货耍个小手腕儿就把孔子给绕进去了,凸显孔子说大道理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2-14 04:35:04)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荀子。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2-13 07:10:45)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