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燕客

"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博文
(2018-09-25 05:53:37)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晏婴一提“周室”,景公立马明白了,对周室他是臣,行孔子之政,他就得交权。于是过了两天,景公就客客气气地请孔子走人。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之政,天下一统之后可行,乱世说&ldq[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09-24 06:32:25)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学生想知道怎样才能不惑,老师回答,“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这就是惑。学生之惑未解也。宋儒感觉对这个问题,思来想去,干脆连根拔起,“灭人欲,存天理。”——无欲当然也就没矛盾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09-23 05:20:09)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太平之年可行,战乱之时当“屯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理虽如此,但政要适应实际情况。孔子的“正名”、“无讼”想法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09-22 06:12:31)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子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质并重;子贡说,“文犹质也,质犹文也。”——内外不分。 最后一句,子贡特别点出,虎豹之鞟跟犬羊之鞟都是“鞟”,其用一也。可见其心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09-21 05:31:05)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去食”,人都饿死了,信何存哉? 子贡之问,步步进逼,逼孔子在“食”与“信”之间选择,意在求本——食,生之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09-20 06:00:27)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明”本无善恶,后儒单言“明德”,知正不知反,是不明也。 晏婴评儒:“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此是明见也。 孟子自诩圣人门徒“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09-19 05:52:15)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听着美,信则愚。子夏实未得孔子之教也。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09-18 06:08:01)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犹如,“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都是精神胜利法。 “惧”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动物有之,何况是人。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09-17 06:01:29)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訒乎?” 颜渊问仁。答:“克己复礼为仁。” 仲弓问仁。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樊迟问仁。答:“爱人。” 子贡问仁。答:“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张问仁。答:“恭、宽、信、敏、惠。&rdquo[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09-16 04:54:10)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己所不欲,"人施于我,如何?拒则怨,忍则倍。人善被人欺,虽不全对,但也比“敬以持己,恕以及物。”这样的假大空言更接近实际。孔子也觉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说得有点过,故当子贡问:&l[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1]
[22]
[23]
[24]
[2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