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洋插队

一介教书匠,酷爱自家乡;寓居多伦多,桑梓永难忘。
个人资料
博文
(85)   据《毛泽东传》记述,毛泽东看过这封信后,指着桌子对秘书说:“先放着。”然而刘冰等人不见毛泽东的回音,于10月13日再次写信给毛泽东。第一封信只状告迟群一人,而第二封信又曾加了谢静宜,同时告状他们两人。刘冰等人的第二封信摘要如下:   邓副主席并呈毛主席:   关于迟群同志的问题,我们曾于8月13日向您和毛主席老人家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63)   粉碎“四人帮”之后,“王张江姚专案组”于1976年12月编印了《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j证(材料之一)》,其中印发了章含之于1976年4月25日写给毛泽东亲笔信的影印件,此信用钢笔在5页白纸上写成:   去年夏季我们曾听到一件诬告江青、春桥同志的事件。现在想来,这是邓小平在幕后策划的。现将事件经过向主席报告: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40)   文革前的适龄学子,大都跟随高考这个指挥棒“设计人生”,都希望通过读书考大学来改变命运。但毛泽东却非常反感这种指引,他认为,如果人人都去争着考大学,谁也不愿意当工人,当农民,整个社会风气就会变成重视知识分子而轻视工农,这对于建设一个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是背道而驰的。毛泽东说:奉劝那些轻视工农、自己以为很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 (1)   对于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区别,不少人认为毛泽东思想的特点是“强调精神,忽视物质”,而认为邓小平理论则是“注重实际,脚踏实地”。这样的结论,是从第三者的角度,或者是从仅仅“说说而已”理论家、学者的角度来看问题。如果从当事人的角度,或者从必须要“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干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9)   在邓小平全面整顿时期,有一件事值得一提,这就是江青集团再次干扰毛泽东的部署,提出“反经验主义”。   熟悉中共历史的人,都知道1942年“延安整风”时,主要是批判两个主义:第一个是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第二个是周恩来为代表的“经验主义”。曾任周恩来秘书的童小鹏说:周恩来从来不宣传自己的功绩,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24节邓小平的第二起(上)   (1)   人们常用“三落三起”来形容邓小平的人生。对于一般人来说,在“落”了一次之后,能够再起的就很少了,能够“落”三次,又再起三次,这就是一个传奇故事了。邓小平能“三落三起”,除了本人的意志和才能之外,运气的作用也很重要。古人常用“天数”来形容伟大人物的运势,从“天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07)   四届人大的最关键之处,就是人事安排。毛泽东作为党主席,他有绝对的提名权,这是别人无法相比的。可是毛泽东也有难处,就是没有合适的人才可用,因为他要满足两个条件:“政治立场”和“工作能力”。   衡量“工作能力”的高低,标准都是一样的,而衡量“政治立场”的标准,就因人而异了。毛泽东要求的政治立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81)   毛泽东提倡“反潮流”,本质上与提倡“造反”是一样的。在1966年文革刚开始的时候,毛泽东被人民群众爆发出来的“造反精神”大为鼓舞。可是到1973年的时候,随着文革大潮的过去,人民群众的“造反精神”也衰退了。因此,毛泽东认为有必要再次鼓舞起人民群众的“造反精神”。   不过人们已经把“造反”这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54)   毛泽东给江青回信说:你的职务就是研究国内外动态,这已经是大任务了。此事我对你说了多次,不要说没有工作。此嘱。   江青本想在“批评批孔”运动中大显身手一番,要求给她“工作”,可是毛泽东却多次回绝她的要求,他给江青的工作不是领导“批评批孔”运动,而是“研究国内外动态”,这就把江青排除出“批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7)   “九大”确立的中央领导体制,是中共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崭新布局。而“十大”确立的中央领导体制,就在很大程度上“复古”了,回到“八大”以前的体制。   “八大”选出四名副主席,而“九大”只有选出一名副主席林彪。“十大”选出五名副主席:周恩来、王洪文、康生、叶剑英、李德生。朱德虽说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41]
[42]
[43]
[44]
[4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