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洋插队

一介教书匠,酷爱自家乡;寓居多伦多,桑梓永难忘。
个人资料
正文

转载:《文革洞因》七十(崇新岳 百思峰 )

(2020-06-18 10:53:55) 下一个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

(1)

 

  对于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区别,不少人认为毛泽东思想的特点是“强调精神,忽视物质”,而认为邓小平理论则是“注重实际,脚踏实地”。这样的结论,是从第三者的角度,或者是从仅仅“说说而已”理论家、学者的角度来看问题。如果从当事人的角度,或者从必须要“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干家、政治家、企业家的角度来看,却又另是一种结论。对于那些“实干家”来说: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是“创业”,邓小平理论则是“守业”。

  现在有一门很时髦的学问,叫做“经营管理学”,讨论的主题就是“员工激励机制”。所谓“员工激励机制”,本质是一种物质刺激的方法,探讨怎样对员工的业绩进行考核或考评,然后根据考核成绩来进行奖励或惩罚,有重大成绩的多发奖金,有重大错误的要扣工资。对官员的考核也是一样,制定某种指标来考核官员的政绩,指标完成好的官员提升重用,指标完成不好的官员则不提升不重用。

  现在时髦的术语“员工激励机制”,其实就是中国古代的“论功行赏”、“奖勤罚懒”。1975年邓小平搞“全面整顿”,用的就是这种“员工激励机制”。对于工人,用“奖勤罚懒”、“多劳多得”的物质刺激办法,干得好发奖金,干得不好扣工资;对于干部,用“论功行赏”的物质刺激办法,用生产指标来考核干部,生产指标完成好的干部提拔重用,生产指标完成不好的干部,就要坐冷板凳靠边站。

  邓小平的这一套“论功行赏”、“奖勤罚懒”的办法,确实非常有效,一下子调动起干部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生产一下子就上去了。用物质刺激来发展生产,的确是一抓就灵,立竿见影,那么毛泽东为什么不这么干呢?有人因此评论毛泽东只懂革命,不懂经济。但事情真是那么简单吗?

  “论功行赏”也好,“奖勤罚懒”也好,搞这一套物质刺激的办法,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你手头一定要掌握一定的物质财富,具有一定的人员队伍。你有了一些物质财富,并掌握这些财富的分配权,你才可能搞“奖勤罚懒”;你有了一定的人员队伍,并掌握这支队伍的领导权,你才可能搞“封官行赏”。

  假如你是一个一穷二白,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你在创业之初,哪里有钱去奖励别人呢?而且,对于一个从零开始的创业者,开始时必然是既无钱财,也无名气。这时候有人来跟着你干,你已经烧高香了,想把人家留住都不容易,哪里还敢“罚”人家呢?再说,创业之初,公司也就是三、四个人,根本没多余的官职可以“封”的。

  (2)

  因此,对于创业者来说,用“论功行赏”、“奖勤罚懒”等一套经营管理学上的“激励机制”,是完全行不通的。“论功行赏”、“奖勤罚懒”这一套办法,是守业者的思想理论,创业者必须另有一套理论,另外一套思想才能成功。

  凡是干一件大事业,不管开公司也好,打江山也好,一个人单枪匹马肯定不行,必须有一批人跟着你干,必须要建立起一支自己的队伍。怎样建立自己的队伍呢?现在不少人迷信金钱万能,以为有钱就能买到一切。有钱可以雇到员工,多花点钱可以请到技师,用重金还可以把别的公司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墙角”挖过来。“有钱能使鬼推磨”确是事实,“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确实存在。

  如果世界上仅仅只相信“金钱万能”这种规律,那么没钱的穷人,就绝不可能成就事业?白手起家的事情就不可能发生?事实上,古今中外有很多一无所有、白手起家的创业者,成就了伟业。中国历史上的刘邦、刘备、朱元璋等,都是这样的人。

  大家熟悉的《三国》中的刘备,他手下两员虎将关羽和张飞,绝不是用高薪雇来的,他们心甘情愿跟着刘备走,绝不是靠什么物质的东西来激励他们。相反,曹操给了关羽大量金钱美女,也没有把关羽收买过去,这时候“金钱万能”的人性规律失效了。同样,诸葛亮辅佐刘备,也不是因为刘备用了重金来聘请他。如果真是这样,曹操完全可以用更多的钱把诸葛亮收买过去,用钱就可以打败刘备了。

  因此,人类社会除了“金钱万能”这一规律之外,还有一个相反的规律,这就是“精神万能”规律。上面说的刘备,之所以能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建立起自己的队伍,靠的都是精神的力量。关羽、张飞、诸葛亮这些人,都是倾倒在刘备的精神魅力感召下,都是被刘备的精神力量所感化、所征服。

  毛泽东在井冈山创业,同样是一穷二白,白手起家。毛泽东为什么能在井冈山拉起一支队伍,建立一片根据地呢?我们先看看国民党军队与共产党军队的激励机制。当时国民党军队与红军作战时,战前当官的摇着钱袋大喊:“打死一个共匪,赏十个大洋;抓住一个共匪,赏一百个大洋。”

  国民党军队显然是用“金钱”的激励机制,靠物质刺激来鼓励士兵奋勇杀敌。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军队,显然不可能靠金钱来激励,因为他们没有钱,他们只能用“精神”的激励机制。共产党靠官兵平等,翻身解放等精神激励,来鼓励士兵奋勇杀敌。

  (3)

  人性有两个方面:既有“金钱万能”的一方面,也有“精神万能”的一方面。有人说毛泽东重视精神,不重视物质,并声称这样是违反“人性”。这些人所谓的人性,指的是“金钱万能”这一方面的人性。从这个角度,毛泽东的确违反了“金钱万能”的人性,所以他才能创造了井冈山奇迹。

  蒋介石当时的物质储备,绝对压倒毛泽东的物质力量,如果毛泽东重视物质的力量,跟蒋介石拼物质,那是绝对战胜不了蒋介石的。毛泽东在物质力量绝对劣势的情况下,要想战胜蒋介石,唯一可以借助的只能是精神的力量。最后的结果,是搞“精神万能”这一套的共产党,打败了搞“金钱万能”那一套的国民党,这是“精神”战胜“物质”的典型事例。

  凡是大事业的创业者,都是依靠“精神”的力量来组建自己的队伍。孙中山创建同盟会,组建国民党,都不是用钱搞起来的。1912年孙中山从美国回国就任临时大总统,记者问他带回多少美元?孙中山说:“我没有一文钱。我带回来的只是革命的精神!”

  孙中山靠他的精神凝聚力,凝聚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这成为后来蒋介石夺权中国政权的基础。孙中山死后,蒋介石继承了孙中山的基业,蒋介石不是创业者,而是守业者。蒋介石抛弃了孙中山的“精神”激励机制,反过来依靠“金钱”激励机制。因为搞“金钱”激励机制很容易,而“精神”激励机制就非常难,不是超级高手难以驾驭。

  蒋介石打仗,经常用金钱收买的手段,用重金把对手的大将收买过来,于是就不战而胜。蒋介石的重金收买办法,对付共产党就没有效果了,林彪、彭德怀这些大将,没有一个被蒋介石收买过去,因为他们本来就不是为了钱去加入共产党的。

  大家都知道中国有个寓言故事“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但真正理解“姜太公钓鱼”背后含义的人,其实并不多。在商纣王时代,姜太公在河边钓鱼,他钓鱼的方式很特别,钓钩是直的,而且不放鱼饵。周文王路过,看到姜太公这样钓鱼,吃惊地问:“别人用鱼钩,再挂上鱼饵,还不一定能钓到鱼;您这样的直钩,又没有鱼饵,能钓到鱼吗?”

  姜太公说:“用鱼饵钓鱼,只能钓到小鱼,要想钓到真正的大鱼,只有像我这样,不用鱼饵,愿者上钩。”

  周文王听了,非常佩服姜太公的见识,马上请他当军师,后来果然灭商得了天下。

  “姜太公钓鱼”的含义在哪里呢?用鱼饵钓鱼,就像用高薪聘请人才,这样请不到真正的高人。即使是请来了高人,也很容易再被别人用更多的重金请走。要想请来真正的高人,只能设法让他主动地自愿来,这就叫“愿者上钩”。刘备的人才关羽、诸葛亮等人,都是主动自愿“上钩”的,绝不是刘备用什么鱼饵把他们引诱过来的。

  (4)

  在井冈山时代、延安时代投奔中共的人,都是“愿者上钩”。因为当时中共很穷,也拿不出鱼饵来引诱。当年江青、张春桥这些人投奔延安,也是出于共产党的精神感召力,也是“愿者上钩”。从这个意义上,毛泽东就是现代的“姜太公”,他钓鱼不用鱼饵,而是“愿者上钩”。

  蒋介石用重金收买人才,却买不到真正的人才,毛泽东用“姜太公钓鱼”的办法,不花一分钱,却凝聚到大批的优秀人才。蒋介石终究不懂“姜太公钓鱼”的道理,不时想不通地发出疑问:“为什么人才全跑到共产党那里去了?”

  毛泽东在文革中特别强调精神的作用,这也是来自他过去的成功经验,因为他在井冈山就是靠强调“精神万能”而成功的。邓小平强调物质的作用,而邓小平在1975年搞“全面整顿”成功,在1978年搞“改革开放”成功,他的前提都是毛泽东交给他一大笔物质财富,留下一大批有能力的干部。邓小平的成功,靠的是毛泽东建立起来的物质基础。

  邓小平比较重视物质力量,邓小平当一个守业者,可以干得很好,可是他不能成为创业者。如果井冈山时期,让邓小平来领导,用物质刺激的办法,用消灭一个国民党兵奖多少大洋的办法,是不可能战胜蒋介石夺取天下的。后来邓小平也说:“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共现在还在上海租界里争吵呢。”邓小平的这句话是中肯的。

  到底是“金钱”的力量大?还是“精神”的力量大?历史上“金钱”战胜“精神”的事例很多,“精神”战胜“金钱”的事例也不乏其例,仁者仁智者智,分伯仲。

  “金钱”刺激有一个巨大缺陷,就是人的物质欲望是一个无底洞,永远满足不了。今年发100元的奖金,可以鼓励员工好好干,明年还发100元奖金,员工就不满了,就不好好干了,你必须提高奖金,发200元的奖金,才能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况且世界上各国出现了专挖人才的“猎头公司”,用更高的薪金来挖走人才,这样水涨船高,刺激员工的成本越来越高,终于会搞到干不下去的地步。用物质刺激来激发官吏的积极性,也会造成官员的胃口越来越大,最后把国家吃空。

  “精神”刺激也有一个巨大缺陷,就是难于持久。在精神的鼓舞下,短时间的物质匮乏,人们可以忍受,但长时间的物质匮乏,人们就难于忍受了。所以搞“精神”刺激,必须一鼓作气,用速决战取胜。毛泽东搞文革,原计划只搞两、三年就结束,这原本是一个速决战。可是因为种种原因,速决战变成持久战,文革搞了十年还无法结束,这样支撑人们的“精神”力量就衰竭了。

  有人提出,最好是兼顾“物质刺激”和“精神刺激”,但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往往是强调一方面,就不得不放弃另一方面。

  如果从当事人的角度、从实干家的角度来看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那么“毛泽东思想”是指导创业者怎样创业的理论,“邓小平理论”是指导守业者怎样守好家业的措施,两者都是很好的东西。如果你是一个守业者,继承到一大笔家业,你想平稳地发展,那么邓小平理论对你来说可能是很合适的;而如果你是一个创业者,一穷二白,但又立志要创业,想要干一番史无前例的事业,那么你就需要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