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段,保罗讲到他要打发两位弟兄去腓立比教会的事宜。这段经文虽然不是保罗在论述某个主题思想,但却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计划和安排,看得出他自己是如何实践他所教导信徒的。保罗并不是教导信徒是一个样子,而他自己却行不出来。相反,保罗所教导的正是他自己所行的,他的身体力行正正反映出来他所教导的。在前面几段的经文中,保罗教导信徒“各人不要单顾自[
阅读全文]
第5段,保罗接续前面的论述,对信徒作进一步的劝勉。上一段保罗说到信徒要“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2:5),现在保罗继续讲到“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这样的吩咐所带来的两方面意义。首先,就是信徒的顺服不再单单只是当保罗在场的情况下才有,而是即便是保罗不在场的时候也是顺服的。道理很简单,当信徒能够真正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的时候,谦卑、舍己[
阅读全文]
第4段,保罗讲到要以基督的心为心。前面保罗说到,信徒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并要为祂受苦(1:29)。那么究竟什么叫做是信服基督,并为祂受苦呢?虽然保罗当时也提到信徒可以从他所经历的事上明白这一点,可是现在保罗也随即做出进一步的解释,即要从生命的本质来看,而不仅仅停留于外表坐牢受苦而已。这一点很重要。我们有时候会容易以为为基督受苦就意味着[
阅读全文]
第3段,保罗通过自己的牢狱之苦来劝勉信徒。在之前的段落中,保罗说到他所祷告、所希望看到的,乃是信徒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使他们能分辨是非,作诚实无过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1:9-10)。现在,保罗就与信徒分享他自己的狱中感想,以此作为信徒们应该增加的对福音的知识,给他们的生命成长带来益处。整段经文首尾两段彼此呼应,讲到保罗解释自[
阅读全文]
第2段,保罗回忆了腓立比教会的过去。腓立比是保罗把福音传入欧洲的第一站。他在这里的福音工作有很美好的开始,来到伊始就有人信主;可是这里也是保罗为着福音受苦的地方,他和西拉一起在这里曾经被囚入狱。对这样一块土地,保罗自然有着他丰富的情感。
在回忆中,保罗想起信徒们从起初就热心地参与到福音的事工中直到如今。他们的热爱,他们的付出,他们的[
阅读全文]
《腓立比书》是在监狱中的保罗写给在腓立比教会信徒的信。从《使徒行传》第16章我们可以对腓立比的情况大致有一个了解。当时的腓立比是罗马帝国的一座城。在这座希腊化的罗马都市中的一些宗教潮流包括:透过灵媒占卜、渴望“得救”、厌恶犹太人的一神主义和道德观。除此之外,腓立比人对罗马精神非常效忠,并且引以为傲。当他们发现自己竟然鞭打、囚禁了[
阅读全文]
《以弗所书》是保罗四封监狱书信的其中一封。虽然看起来不像其它书信那样是专门针对当时收信教会的某些具体问题而写的,可是从整卷书信的字里行间可以大致感受得到保罗的这封书信是写给在以弗所那些刚刚信主加入教会的外邦人。虽然保罗一开始是称呼他们为“圣徒”(1:1),但书信中更多的地方是提到他们加入到已有的圣徒的行列,例如提到他们信从主耶稣以[
阅读全文]
第17段是整卷书的最后一段,也是保罗向收信人的一些简短的问候和祝福。保罗向以弗所的信徒介绍了他要打发推基古去让他们知道自己这里的境况,安慰他们的心。保罗也向他们献上深深的祝福,愿他们在耶稣基督里满得神的恩惠。这一段经文不长,而且看起来也像是一般书信例行公事式的结尾。可是如果我们知道保罗当时所处的环境,就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当时的保罗正[
阅读全文]
第16段是著名的“属灵争战”。实际上,保罗自己并没有为这场争战定名为“属灵争战”,好像是在指导信徒有意识地去到灵界和属灵敌人打一仗。从保罗的论述来看,他所针对的实际上是信徒在地上要经历的争战,只不过保罗让我们知道这些我们看似在地上与人、与事之间的争战,实际上有着属灵的意义,关乎我们属灵的生命。既然是争战,就自然包括三方面的[
阅读全文]
第15段,保罗论述家庭生活中的另一个领域,就是主仆关系。对于我们现在的读者来说,主仆关系主要是指在家庭生活以外的工作场所的关系,可是在当时的社会中,保罗这里所提到的主仆关系指的是在家庭生活之内的主人和仆人之间的关系。保罗指出,作仆人的要好像对待基督那样对待他们肉身的主人(也就是他们在地上的主人),而主人也要同样以对待基督的心来对待自己[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