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博文
(2015-12-27 06:36:01)
我的少年时代(一)我小学毕业以后,我家乡的文化教育比较落后,整个县只有两所中学(启东中学和大江中学),因此,当时家乡的许多学生都去同省的文化教育事业比较发达的崇明县报考中学(全县有十来所中学),虽然我从来没有过这个考虑,但是命运之神却将我送进了去崇明报考中学的行列。有一天,我去余角镇要好同学王正的家,他是我小学时四兄弟之一,他家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15-12-25 14:54:07)
童年五我又很快在老家距家1.5公里的育才初级小学读三年级,班主任与我家还有点亲戚关系,是一位很敬业的年轻男教师,叫邢仲观。尽管我是土生土长在家乡,但我在上海读了二年书以后,我的同学和家乡的所有人都叫我“上海人”,因为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讲“上海话”,但我与他们都相处的很好。不久,我在那里发现比我低一年级的班级里也有一个会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石库门房子里的故事(三)—褚哥一家(下) 送走欣华以后,一整天的劳累已经使她疲惫不堪,可是回到屋内看到桌子上一堆待收拾的碗筷和吃剩的残渣,她只能振作起精神,收拾整理它们。然后,再安排他们一一入睡时,已经十点多了。这时她几乎支撑不住了,她拿着一只小板凳独自坐天井里休息片刻,又轻轻地走进房间,拿出一个药瓶走了出来,再到厨房里倒了杯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石库门房子里的故事(三)—褚哥一家(上) 我每逢周六从学校回来,一踏上大门的石头台阶,总是有些兴奋地毫不犹豫地推开大门,住在前厢房里的宁波外婆正在从厢房端头不规则的那块拦成的厨房里忙着准备晚饭,听见大门的开启声,忙探出头来,一看见我,满布皱纹的干瘪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总是亲切地向我招呼:“小伯!侬回来勒。”(他们都跟着我侄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石库门房子里的故事(二)—房东及其亲戚 我离开那里许多年以后,每当路过老城区大南门中华路白漾一衖路口的时候,我总要沿着这条来往两辆黄鱼车相遇时行人必须身子贴着一边的墙壁才能通过的用卵石舖成的狭窄街道,走到尽头的我曾经住过的石库门房子的大门口站立许久,望着那熟悉有些斑剥脱落的黑漆大门,仿佛我又回到了那个学生时代。 这栋石库门房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石库门房子里的故事(一)—前言 上海居住的石库门房子如同北京的四合院一样经典、出名。這里所写的石库门房子地处上海的老城区,又与人们通常所说的石库门房子不同,无论从建筑结构,设施。但它一直被居住在那里的人也称谓石库门房子。因为,它大门门框也是用巨型石头锯琢而成的,配上黑漆木大门,大门上配着一对很大的金属门环,外人造访时,往往用它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我的青年时代(十四)—涉世之初 我在上海参加我国第一艘‘051’蒸汽动力装置试验回到大连以后,大连市的文化大革命形势又有了新的发展,两派之间的斗争日益激烈,军队已经进驻工厂,从大门进去的跨越铁路的高架大道两旁,搭起了用跳板和木方搭成的台阶,一直延伸至厂区大门,台阶上站着许多低着头挂着现刑反革命分子、牛鬼蛇神、狗头军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的青年时代(十三)—改名改名 我萌发起改名念头始于读大四时参加‘四清’运动期间,我有机会参加了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当时领导委派我去负责由全厂十几个资本家和小业主组成的小组的四清工作。我至今还不清楚当时委派我的原由,但领导的安排,必须得服从。根据领导指示,为了了解情况,我曾数次去市公安局查阅个人档案资料,查阅时意外地发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毕业分配在饱受煎熬地期待了一年多以后,终于姗姗来迟地来了。可是现在的毕业分配工作与往常不同,系和教研室的领导和老师都处于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都处在靠边站的时候,再也不能由他们来按照习惯了的原则从事这一工作。取而代之的当然是革命左派—造反派。就我校而言,就是反到底兵团成员。我们班的三个反到底同学也当然地成了分配的主导者。他们首先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5-12-16 13:48:25)
我的青年时代(十一) 文化大革命大串联还在继续之中,有些学生不止一次地,甚至数次去北京接受毛主席接见,最好希望能近距离见到伟大领袖毛主席,那是何等的光荣啊!可想而知,上海去北京的交通是多么的紧张。 我们毕业班又在学校里等待了一个时间以后,反正设计搞不成了,还不如出去散散心,于是大家又纷纷三五成群地去全国各地串联了。虽然我是一个比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11]
[12]
[13]
[14]
[15]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