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阵子大点单位的门前兴立一尊主席像,父母工作的单位准备建的时候,其实已经有点落后了。那就急起直追,大国企不差钱,支左的厂领导决定:第一,尺寸要最大,第二,要用大理石材料。
我妈是个多少有点事业心的人,大学毕业因觉着去这家企业能学有所用,二话不说从上海申请来到了这个北方城市。她先是在档案室工作,当老大哥的图纸整理的差不多时,[
阅读全文]
二、三年级时的班主任姓舒,她中等的个子、微胖的身材、性情挺温和,不大对同学发火,我还是挺喜欢她的。记得那年夏收季节,年级组织我们去捡麦穗,走了很远的路,舒老师忙前忙后生怕有同学掉队,最后才到了南郊的方北村。第一次参加农业劳动,那真是太阳当头照,都没戴草帽,眼看被晒焦,老师喊停了。
回来之后的一次语文课上,舒老师就布置我们写一篇[
阅读全文]
这些天窗外的雪花三天两头的飘,铲出来的雪堆的像小山一样的高。这让人想起了94年2月我们从波士顿去纽约的一次出行,那天风雪交加,但我们必须要去纽约,因为女儿已经她坐上了从北京飞往纽约的航班,只身来美。
那年的冬天也是一场接一场的雪,出发的那天更是预报有大风暴降临。一清早,我们先将停在路边的车从雪中一点一点的挖了出来,小路上前一天下[
阅读全文]
1966年3月8号5时29分邢台地震的那天凌晨,其实我睡的就像个小猪,一点感觉都没有。平时这会儿,我妈常常会一边忙碌一边发出她那特殊的起床令:“小小猪,胖嘟嘟,谁最懒,是小猪。”她的朗诵生动活泼,模仿儿童的表演声调,为了不当小猪,我就会迷迷糊糊地爬起来。有时她会一块热毛巾就糊在了我的脸上为我擦脸,同时说:“快起快起,来不及了。”[
阅读全文]
70年代曾流传过一本神秘的手抄本小说《第二次握手》,我是保证了又保证不外传、保证了又保证什么时候还,还排队等了好几个人才读到的。小说描述的是苏冠兰与丁洁琼的穿越距离与时空的爱情,如泣如诉,感天动地,是一个纯爱情的故事。那个年代看到这种故事,不单让人对美好的爱情充满了幻想,也知道了还有大洋彼岸回来的科学家这回事。
因为苏冠兰的名字中有[
阅读全文]
刘家的大哥下乡之后,楼里的学习班冷清了一阵儿。放暑假了,她妹妹Y开始组织全楼的小孩学习。每天下午,谁都必须去。那一阵总是让背老三篇,我就干脆不带毛主席语录了,带上一本很小的上面有烫金主席像的那种老三篇。虽然Y较她哥哥严厉很多,但好像每次过了一阵之后大家就会变的散漫起来,不知道下面该怎样进行,但又要拖够一定的时间。
这是一个混沌的下午[
阅读全文]
隔壁邻居住着的是刘家,他家的男主人是我爸车间里的机修员,是个耿直、倔强、脾气挺大的山东汉子,我叫他大大。他老婆我叫大妈,跟他男人一样,长的也挺壮。我们俩家加另外一家在一个单元生活,共用一个厨房、一个厕所。
刘大妈参加了夜校学习文化,觉悟有了提高。她说:“还是新社会好啊,还是毛主席好,还让俺学文化。”刘大妈还跟我讲了她自己的身世[
阅读全文]
爸爸入过伍,最不喜欢你在他面前哭,这一招在他面前是永远吃不开的。委屈时哭,他会跟你说要勇敢;挨说后哭,他会更生气。早上锻炼拎上我,晚上看球带上我。一帮车间里的哥们住在男单身楼里,经常他会领我去溜一圈。我就是他闲暇时的那个拖油瓶。
一天,他说要给我买一副棋。他问我小孩儿们都玩什么棋,我说:“军棋。”其实我那时只在楼道里跟小孩[
阅读全文]
毕竟吃着橄榄油,念着东半球。
没事城头儿走走,一般不咋露头。
写段家史晒晒丑,也想混个脸熟。
不料掉进几坛,得空就这儿神游。
国共抗日,争论不休;
右派左派,上辈有仇;
北京上海,各有山头;
院里院外,隔着墙斗。
诸路大侠混战,就差没喊住口!
不为博人眼球,只想追思忆旧,
俺这鸡毛蒜皮,有人说撵额走。
最爱温馨回[
阅读全文]
小时候,家里有一些的小布袋,上面是姥爷的笔迹,一看便知是他们寄东西来时用过的。我曾问我妈,她说:60年她怀我时,姥姥知道我妈吃不上大米,便从口粮里一点一点地省。那时邮局限寄粮食,一次只能寄一斤。姥姥待凑够了一斤,就让我姥爷去寄一次。而姥姥她自己从一个胖子却饿成了瘦子。妈妈解释完怎么回事,临了还加了一句:养你那么容易啊?
我妈去姥姥家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