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祥禅

时时自觉,念念自知,事事心安,秒秒安祥!
博文
十三、多做下学上达工夫
  此事至精至微,至圆至澈,至真至实,至为究竟,岂可奢望一蹴可几?一般修行须历三大阿僧祇劫者,须渐磨习气兼须积功累德,透过登高自卑,行远自迩之程序,恒行长久,乃克圆成。我宗唯贵直趋威音王前,彻底放下,扫荡廓清至一物不立,非大雄心、大气魄、大毅力,殊难相应。然法则至简至明,要须曾修多劫、宿植德本者,乃堪能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十二、淡然忘我
  词意绽放性光,具见正眼已开,明见自性,诚属可贺。然于修道过程,此乃“好的开始”,“向后犹有事在”,幸毋以此为“到家”是盼。修学禅道能到此境地亦大不易,希珍惜之,并以“淡然忘我”为要诀,不紧不松,不缓不急,毋忘毋助,徐徐保任去。时节若至,豁觉早已到家,更无许多节目,且亦开口不得也。
来函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耕云导师讲词:安祥禅的知与行--视频链接: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cyMzE5OTY4.html
安祥禅的知与行~一九九一年五月三日应北京大学之邀说法记录
介绍词:
  我们很高兴能请到台湾中华禅学会的导师 耕云先生,来跟我们座谈。
禅学会的宗旨是很符合现代社会人心的。在禅学会成立缘起里面说:“我们今天尽管利用厚生、成就空前,物质文明,亘古未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十一、“桶底脱落”及“大事了毕”
  所谓“桶底脱落”及“大事了毕”者,倘若自肯,的确如是!若仍犹豫,便是依旧未了。何不细味“心即是法”?岂不闻“识心达本源”一语?弟保任无虚,便能识心,便是“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能识心,即达本源矣!更有何事?质言之,所谓大事者,“生死事大”也。若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十、全人格、全生命投入
  此事若非全人格、全生命投入,绝难相应。苟念兹在兹,心无旁骛,确似坛子里捉鳖,绝不空劳。宜当大忘前尘,亦莫念后,但只活在现在这一秒,绵延不断,当下便得相应。自古至今,更无妙法能越吾宗传心之妙,小智终生参究不能得入。弟之珍惜亦见根基深厚,非浇薄者可比。
入我门来,但能死心踏地存正心、做正人,必能与正法合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耕云导师讲词:禅者的立德、立功、立言--视频链接:
ttp://v.youku.com/v_show/id_XNjcyNDMzNTYw.html
禅者的立德、立功、立言~一九九0年四月十五日讲于台北市
孙中山先生说:“人者,心之器。”人,只不过是心灵的容器而已。人,是受思想的支配和认识指导的,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和认知,就没有正确、高尚的行为;而无意识的行为,那只是低级的行为。
现在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九、剿绝阴魔
  参禅贵自悟自肯,故知解传授乃障道因缘,亦以斯故有“但得不犯君王讳,也胜前朝断舌才”及“语忌十成”之诫。弟已深明文字障之可憾,则理障、法执之去除,亦将不远矣,岂不可喜?所谓“痴狂外边走”,即斥不注意自己心态而被外(幻)境牵引者语,弟既矢志观心(念),此病可除矣,岂不可喜?尤可贵者,正见灼然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八、人无我,法无我
  应思宗门一法,得则疾证圣果,不则疾堕三涂。何故?知而不行,轻法、贱法故。
正法绝非知识、见解、神秘、奇怪,正法乃“百千万劫难遭遇”,更况“传佛心印”之殊胜因缘?若不实修,罪莫能赎,惕之!
当机不授名失机;所传非器曰贱法。
无人、无我、无众生;似痴、似呆、似木人。
他人滔滔不绝时,当思我本心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耕云导师讲词:净化自己--视频链接: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cyNjc1NTc2.html
净化自己~一九八八年九月廿八日讲于台北市
  
  刚刚过完中秋节,我愿各位心、月同圆。
  一、真正的佛法是无法之法
禅不是一门学问,禅严格地讲,它也不是佛法,因为真正的佛法是无法之法。如果有一样法,那是多出来的;少一样法,那是不够的,都不是圆满的。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七、修学正法,必须忏悔
  修学正法,必须忏悔,不然饶是光明绽射,最后不免入魔,身败名裂。以往宝岛发生事例甚多。既忏已,必须不再自我姑息,乃至不可生妄心、动邪念。
贤弟于法志坚而诚、敬、信具足,且至诚忏悔,宜有此可贺之进境。但能不再失落此永恒、圆满,至尊、至贵之真心,三年内必臻圆满。
贤弟来函所述各节,极为可贵,务集中此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6]
[17]
[18]
[19]
[2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