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南小鹿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有位叫南小鹿的热门博主酷爱北美森林中的多不胜数的黄油杯毛茛(buttercup),称它们为“春天的眼睛”。我读了她的文章后笑了好几回,因为她搞错了,“buttercup”在印第安人的民间传说中是“土狼的眼睛(Coyote’seyes)”,与春天没有半点儿关系。 温哥华居民早已经对土狼不陌生了,它们时不时从林子里偷溜出来,去农场里“偷鸡摸狗”,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小儿参加的校园合唱团在这个学期调整了排练时间,他每个星期五早上必须准7点从家中出发,才能赶得及7点45分的排练。我对大儿说:“我们没办法分别送两个人,你辛苦点,星期五早半个多小时起床,和弟弟一起去学校。弟弟练习时,你在旁边一边看书一边等他。”大儿平时爱谁懒觉,每天早上被我掀翻被窝后,常常一脸痛苦地起身,上学途中还在车里迷迷糊糊地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9-05-21 09:13:59)

去年的感恩节正逢三文鱼洄游的大年,我和妹妹妹夫一家带着几个孩子去了一趟城郊的威化溪(weavercreek)。溪旁有一条近3000公尺的人工浅溪,溪底铺满了小碎石,两侧用大石筑成,这就是所谓的产卵水道,专门用来抢救三文鱼鱼卵。孩子们忙着欣赏三文鱼洄游的奇观时,我正沿着溪岸两侧观察各种野花野树。我注意到产卵水道旁长着一丛丛矮小的大穗杯(fringecup),因为刚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19-05-18 08:23:42)

舒婷写过一首《会唱歌的鸢尾花》:“在你的胸前/我已变成会唱歌的鸢尾花/你呼吸的轻风吹动我/在一片丁当响的月光下/用你宽宽的手掌/暂时/覆盖我吧”。全世界鸢尾花(Iris)的品种超过200个,花色丰富,具有独特的美感,可以传达深刻的情感。人们大多选用蓝色、白色和黄色的鸢尾花作为切花。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希腊女神Iris是众神的使者和彩虹的化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5-16 08:58:26)

去次生林地散步时,发现林缘长着五六株毒豆树(Laburnum)。树形酷似垂柳,树冠略窄,绿色的枝条垂下一串串清香四溢的黄花。我站在树下,贪婪吮吸着奇香,久久不愿离去。记得英国最著名的现代诗人特德.休斯(TedHughes)写过一首《毒豆树顶》(TheLaburnumTop):毒豆树顶是沉默的,很安静在九月午后黄色的阳光下,一些叶子正在变黄,所有的种子都落了下来直到金丝雀来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去年四月末去鹿湖散步,见到从林下潮湿阴暗的角落冒出来的几株黄色和橙色的单瓣罂粟花,不由纳闷起来:它们是原生的野花,还是不小心从人类的花园里逃逸出来的?这种林下的罂粟花酷似网站上介绍的celandinepoppy(金罂粟),也叫woodpoppy(林地罂粟)。在英语里,有三种常见的黄色野花被称为celandine,它们分别是白屈菜(theGreaterCelandine,Chelidoniummajus),小白屈菜(theLesserCela[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5-11 09:46:45)

春风如约而至,几日间,四周的林地全绿了。 尽管四月中旬的温村仍有些微寒,小宝却像一只管不住的雀鸟,吵着要去公园玩。 我们母子俩来到本拿比中央公园,这儿有一段废弃的旧铁轨,两边长满了茂密的野生植物。我俩顺着枕木旁的小道一路往前小跑,阳光携着一缕悠然婉约,将一副清新淡雅的旷野画卷铺展在我们面前。最招摇的是一丛丛开着金黄色花朵的小灌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龙与虎同为威猛动物,可人们称赞英雄时,用的是“虎胆”一词,比如“虎胆英雄只身擒敌”,“铮铮铁骨虎胆”等。为什么不用“龙胆”来颂咏勇士呢?我百思不得其解。而且莫名其妙的是,世界上明明没有人尝过龙胆,可大家都说龙胆苦极了。因为我的根也是苦的,人们便叫我“龙胆花”,并给我安了个花语:喜欢看忧伤时的你。可能他们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在林缘的阴暗潮湿处撞见了一小片紫色的小花,识花软件告诉我:这是“筋骨草”。一查它的英文名,“Bugleweed”(又叫Ajuga),我终于敢肯定这是一种在北美某些区域归化了的原产于非洲西部、欧洲和西亚的野花。名字中有个“weed”的草本植物,大多性猖獗,很容易泛滥成灾的。因此北美懒人在打造花园时,会面临一个艰难的决定。筋骨草有着不输于紫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一直以为在铁轨旁的草地上见到的是荷莲豆(学名:Drymariacordata),连国内的识花软件也是这么告诉我的。每年的六月份是它们长势最茂盛的时刻,一片片青色的心形叶紧挨在一起,随着微风轻轻摇曳,似浮在水面上的团团莲叶。每片叶子中央冒出五六颗米粒大小的青色花蕾,还未绽放,就隐约有楚楚动人的韵致了。它只是一种三四十厘米高的杂草,却有勇气取名为“莲&rdq[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
[36]
[37]
[38]
[39]
[4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