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17-08-16 17:52:56)
由前之機缘而學繁體,其路徑爲讀“中華書局”之歷史典籍系列。吾之體驗:横竪版之書,習慣後,若是紙質則無大差别,但若用電腦閲讀電子版,則竪版必得大屏幕方可;讀古之文章若品茶,繁體閲讀速度快於簡體,因書面語雖簡明但意深,簡體易生歧義,且字之筆劃少,偶需分辨,常觀而需思之,或返復讀之方解其原義爲何,有停頓。閲今之報刊簡繁無别,若飲涼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AG1(2-2)有很多小變異,我手中即有十余枚該種郵簡的小變異。如“CADADA”的長度不一、航空標識框的尺寸相差,郵資符誌大小不同及位置偏移、郵簡的高寬相異等,而且托墨現象也不鮮見。這些都是由印刷工藝和紙張拉伸而造成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08-15 19:12:13)
文革止,港臺出版物現於大陆,初因官禁,皆私相授受。其時唯華羅庚得特許可帶金庸之作大摇大擺入境。稍後此類書籍才風靡華夏,有人羣卽有金庸、見井臺處則高陽存。由此而漸知簡體非現今漢文之唯一。最常見者爲大陆簡體和馬新簡體,而繁體也非一種,主要有香港、澳門、臺灣,這還不包括讀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前出版的書籍,更别説那些影印之典籍。但我知大陆現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AG1(2-2)15分/15Cent洋紅/CarmineAG1(2-2)與AG1(2-1)b除去色彩和面值外完全相同,因爲它們是同一個印製厰用同一種印版及相同工藝同時生産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08-14 18:48:05)
七十年代末學日語,師板書日文“衆”,問何音,隨口而答音訓之“象”,滿堂哄笑,時爲夏日,師曰解困。八十年代初,入行伍,歸省。家父時任教職,隣住一老者,金姓,曾爲傅作義之幕僚。所居懸一條幅,“古法兵以簡服爲要”,吾曰夏天還好,冬天凍得慌。其一笑置之。後方知“簡服”乃謂經過訓練使熟習某種武藝。此二事思之甚爲赧愧。師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AG1(2-1)c10分/10Cent淺藍/lightblue“SECONDFOLDHER”AG1(2-1)c与AG1(2-1)b除去背面的“SECONDFOLDHERE”錯爲“SECONDFOLDHER”外,其余完全相同。此類别郵簡本爲AG1(2-1)b的錯體,但因數量較大,我認爲以單列一目録號爲妥。另一特點是油墨復印也較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08-13 15:30:00)
由于社會之原因,本人於學校學語文的機會在小學四年級時就戛然而止,雖年少之時,爲母親所授,讀些课外之書,但仍素知己之不如人。内蒙期間,在同青年點的大哥哥大姐姐們的調教下,連蒙帶猜曾讀過些四舊之才子佳人書,稍識點繁體字,也曾在如厠之際讀些“二報一刊”。至回城時,經日積月累,簡體字尙可應付,讀報幾無困難,但談起動筆則難矣。相信同齡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AG1(2-1)bTHEGEORGEVITHREEPANELSAIRLETTERSHEET(三折式英皇喬六世航空郵資郵簡)這枚實寄郵簡的數據是:“CANADA”長32毫米,航空標識框爲49X28毫米,標識框與郵資符誌的間距爲62.5毫米,簡背面的説明文字字體較其它郵簡大。郵戳日期爲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廿三日,但據原所有者稱,此簡購買于五月,此僅可作參考,未可爲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08-12 19:55:42)
後就此僞品冩一文,因彼時紅朝郵界幾箇報刊均置之,朋友薦於境外一郵刊。編者告吾,文勉可讀,但需繁體字。現今電腦,無所不能,繁簡轉换,指尖一點立得之。但仍難入法眼。後由朋友協幚,方能付印。由此知電腦之繁簡轉換,雖能,但非全能。而繁體也非僅大陆之繁體。進而習些許漢字,由此知漢字乃容如此寛廣宏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可能與印製式藝有關,AG1(2-1)b的小變異較多,如我手頭有標識框与郵資符誌的間距爲65.5毫米(標准爲64毫米)。還有標識框與郵資符誌的間距为66毫米的,而識框與郵資符誌最短的間距只有59.5毫米等。除此之外,油墨粘印情况也很多,此爲當時的印刷情况。因爲集郵者在當時多注意變異,所以今天想找枚非常標准的郵簡反而相對不如變異的好找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6]
[27]
[28]
[29]
[3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