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困难时期过苦日子,我过得比毛泽东好(转贴)
原作者:大于;来源:强国论坛
最近,论坛上出现一些回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过苦日子的文章,参与议论的网友也不少。那时候,我正在上初中,也算是个过来人。为了全面反映当时的实际情况,觉得有必要也来说说困难时期我亲身体验过的过苦日子的事。
那时候生活苦吗?苦!记得学校专门召开了一个过好苦日[
阅读全文]
一般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伟大成就。这可以从中国GDP每年增长数字,主要产品如钢铁、水泥、服装、家用电器、汽车等的巨大产量得到证明。但最近有人从另外角度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这种经济发展,除了对洋人、官僚和资本家有极大的利益外,并没有对多数中国老百姓带来应得的经济利益和政治权益,反而造成了极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
阅读全文]
众所周知,近年来中国大陆对邓小平先生的评价出现两种极端的倾向,中共官方以及主流知识界的评价和底层民众的评价大相径庭。中共官方以及主流知识界对邓小平先生的评价比较常见,不但中共党章和中国宪法对此都有描述,每次中共领导人的讲话和会议文件也不乏反复叙述。中共党章对邓小平先生的评价应该是最权威的,党章的有关叙述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阅读全文]
四十年来,中共当局对文革的宣传一直是负面的,认为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巨大灾难。记得当年一部“芙蓉镇”电影影响了一代人,也成为多数人对文革的判断依据。也有一部分受文革冲击的老干部和知识分子,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将文革描述成人间地狱,认为文革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中最黑暗的时期。四十年来很多人对此都深信不疑。然而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
阅读全文]
做为文学城的老网游,发现一个很有意义的现象。几年前文学城还没有改版,那时城里坛子上的左派很少,特别是对文革的评价几乎是一边倒,都认为是灾难。看看如今的文学城,左派网友越来越多,对文革的评价也出现了不同看法,甚至有正面的评价。实际上不仅是文学城,不仅是海外华人圈,国内也有同样的现象,如果经常看看国内微信群和国内网上论坛,就能说明这一[
阅读全文]
我这不是故事!是亲历!我也是农村人,我也经历过那三年(转贴)
作者:太阳能热水器;来源:强国论坛
看到了《听一位老列车员讲述其过去的故事》一文,感触颇深:深为造假之风依然日盛为憾,深为造假之人不知羞耻为憾。
高中时期:一生中特殊重要的三年
于我个人而言,高中阶段对于我的思想体系的构建基本道德观念的养成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那三[
阅读全文]

是否存在中国三年困难时期饿死三千万的事情,一直都有争论。一般来说在饥荒时期,当一个人快饿死或者已经饿死的时候,他的家人、他的亲朋好友绝不可能是圆圆脸蛋、身材丰满,也一定是面黄肌瘦、奄奄一息。比如说某家小孩饿死了,他的父母、他的兄弟姐妹,奶奶爷爷等一定也是饿的骨瘦如柴、弱不经风。
上个世纪的中国,同每个人在一起生活的家人和亲戚朋友大[
阅读全文]

有网友说中国五十年代,社会上很少有照相机,这与历史事实不相符。许多照相机收藏家和学者指出,五十年代苏联和东欧国家生产的照相机有相当数量流入我国。除了进口照相机,中国从1956年起就开始自产照相机。那时不仅大小城乡遍布照相馆,报社和杂志社普遍使用照相机,个人拥有的照相机也不在少数。有人将当时国产照相机列举出来:
中国第一批相机生产厂家是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