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周山夜话

历史如小姑娘出门,任人打扮; 未来像大姑娘待嫁,世事难料
个人资料
布周山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学习党史笔记:镀金理论家王明 (1/2)

(2025-07-04 12:03:27) 下一个

学习中共党史,总是对“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带来了马列主义”这句话印象深刻。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马列主义是一个大的知识体系,传播到中国不可能是一声炮响瞬间的事,肯定要经过一个很长的过程。如今我们在中国大陆的媒体上还能看到学习马列主义的文章,所以说这个传播过程一百多年了,至今还未结束。在这个传播过程中,早年一大批留苏镀金的中共干部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王明就是他们中间的佼佼者。需要说明的是,今天我们讨论王明,不是翻历史旧帐,而是试图从几个不同的层面,讨论王明为何在历史上曾使中共遭到灾难性的损失,还试图探索中国大陆一些流行观点的来龙去脉,供党史工作者们和理论工作者们参考。由于内容比较多,我们分两篇文章来讨论。

中共对王明早就有结论。王在中共创建初期推行左的路线,在抗战时期则推行右的路线,均对中共的早期事业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在井冈山根据地,人们熟知的博古李德的背后是王明,他们推行左的路线不仅让中共丧失了井冈山根据地,五次反围剿和湘江战役还让宝贵的红军从十几万人骤减到三万人。在抗日战争时期,王从苏联回国,摇身一变从左倾变右倾,要中共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一切经过统一战线,要八路军新四军一切听从国民政府的指挥。幸亏有毛的抵制,主张中共既要坚持统一战线,又要坚持独立自主。结果打了八年抗战,八路军新四军不但没有被日军消灭,没有被国军消灭,反而在抗战中不断发展壮大。如果当年中共搞王明的那一套,可能又一次遭到灭顶之灾。一部中共党史确实如邓说的那样,如果没有毛,今天的中共还可能在黑暗中摸索。

如果我们读一些中共老人的回忆录和回忆文章,可以发现当年中共众多的党员干部对王明都有个共同印象,认为王是位优秀的理论家。无论是做报告还是写文章,王都可以洋洋洒洒,动不动几千字上万字,有时还冒出大段的俄语。对马列的经典名句,王能信手拈来,有些马列著名文章能大段大段背下来,甚至能指出这些经典出自哪篇文章第几节第几段,非常厉害。说几句题外话,今天在中国大陆也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有些喝过洋墨水镀过金的官员,在公众面前也是动不动说几句“比较优势”“资源配置”等西方经济学词汇,有时还冒出几句英文,以凸显自己的理论水平,同当年的王明们何等地相似。

王明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真的很高吗,这是个疑问。王明在早年有一篇谈论中国能否发展资本主义的文章中,发表了这样的观点:

“中国有否实行资本主义的资格?—实行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格:(甲)保护关税;(乙)工商业发展;(丙)武力完备。保护关税,既可以抵制外货过量输入,又可以奖励国货尽量生产,相当输出;所以保护关税制度,实在是促进自开工业商业发展的不二法门;工商业发展的结果,过剩生产品不能在国内行销,工业原料品尤不能不向国外取得;于是不得不向外发展,(寻找市场和原料供给地);向外发展时,尤不能不有相当的武力作前驱;这些事实,都是已经实行资本主义的国家,明显披露的成例。中国的关税、协定(其实连协定也讲不上,实权完全操于外人)、产业情形,尚未脱手工业时代!武力,更不足谈了!可见中国全无实行资本主义的资格!”

显然,当年的王明似乎对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不清楚,即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由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由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王误将关税、武力等当成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前提条件;而工商业本身就是资本主义的萌芽,或者是资本主义的一部分,他也将它当成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前提条件。如果说王对马列主义的基本概念没全搞清楚,思维逻辑有时发生混乱,条件与结果搞混淆了,如今学过一点思政课的人可能都会同意。

本文最后要说,王明等镀金理论家们在传播马列主义方面,是有功劳有贡献的,换句话说他们传播的理论也不全是错误的。当年的中国贫穷落后,在中共党员中,在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干部战士中,有很大比例都是文盲,连个大字都不识。少数干部有文化,水平也不高。那时部队中有个中学毕业生,就已经是知识份子了。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众人对王明等镀金理论家们心生崇拜,非常合理也非常自然。另一方面,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建设时期,镀金理论家们对中共的事业都做出了或多或少的贡献。中共有今天的成就,是从领袖到普通党员们艰苦奋斗的结果,其中也包括了这些镀金理论家们的勤奋工作。对此,党史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们应该实事求是地承认和肯定。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