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投资人给你10亿美金去做投资,投资人会认为他们的资金安全吗?
这是李录的天问。
他说,只有当一个人的知识和思考力增长的速度超过资金增长的速度,这个资金才是安全的。
在他20多年的投资生涯中,他的知识和思考力不断长进,不断修正。他投资的资金也从最初的几百万美金到了现在(2017)的10亿美金。
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会对他的投资理念产生长久而深远[
阅读全文]
看文学城网友对这位著名物理学家死因的各种猜测,我不以为然。
以我之见,他就是自负的牺牲品。当然,没有人知道真相,我只是以我的思考做出推断。
他一路走到做出那么辉煌的成就,无疑让他的自信心爆棚。
那么成功的人,如果不是心存谦卑的话,会理所当然地觉得以他的能力和聪明,做VC一定成功。
可残酷的现实把他的自信无情地粉碎!他那一套在物理学[
阅读全文]
张磊(高瓴资本):敏感地意识到中国迅猛发展的经济并立即上车的人(投资京东一战成名)
沈南鹏(SequoiaCapital红杉资本中国CEO):把美国的运作成功的businessmodel在中国复制成功的人(携程;如家)。他自己总结的经验
在不明朗甚至低潮时比较乐观(去华尔街没有前途;但两年以后中国的机会来了!)
做了一个正确的研判:longChina
好奇心
[
阅读全文]
做工程师,最大的问题是不能scale-up
你看那些搞金融的人,就一个人去研究分析,做出的成果(买卖结论)可以几千几万倍放大。人家只取一点点百分比,就百万千万地望自己口袋里装。
再比如,某些做艺术的,也是一样,拍一部电影,同样跟你一样花比如两年,但是人家的成果可以乘15亿。你的,比如芯片,能乘15亿吗?理论上可能,实际上希望渺茫!
我们工程师呢[
阅读全文]
1.AI硬件需要10X/year的性能提升。这个只有靠scaling实现(multi-core;multi-chip;multi-cluster,etc.)。靠制程缩小(比如5nm)和构架创新(architectureinnovation)是达不到的。
2.在DATACENTER(TRAINING)领域,NVIDIA一人独大。没有人能够挑战。INTEL可能挑战。但是目前还不行。
3.目前所有的初创公司,都是在EDGE领域做INFERENCING。而不是在DATACENTER(TRAINING)领域。原因:挑战NVIDIA,机会太渺茫。
4.[
阅读全文]
1.AllmylifeIlovetheideasofConfucius:piyus,learning,etc.
2.Coreideasthathelpedme:
a)safestwayofgettingwhatyouwantistodeservewhatyouwant
c)Thereisnolovethatissorightasadmirationbasedlove
d)Becominghookedtolifetimelearning
e)Creatingamentallatticework:multidisciplinaryapproachtolearning:
learningallthebigideasinallthebigdisciplinesandmakethemastdpartofyourmentalroutines
f)Und...[
阅读全文]
回馈投坛,汇总一下我这些年来积累的值得信赖的服务商。他们用实际行动赢得了我们的信赖。
1.汽车修理:BradzMotorWorks.在SANJOSE
2.HVAC:PacificCoastMechanical。也在SANJOSE
3.Plumbing:SeantheHandymanPlumber
4.Tire:PacificTireOutlet
以后再逐步添加。
对硅谷(旧金山南湾)的淘粪同学们有用。
[
阅读全文]

在整理一堆杂志时偶然看到这个图片。
说的是上个世纪美国和全球五次大的经济危机和结果。
可以看到,每次的危机,都能挺过去。所以,当下次经济危机来时,且莫惊慌失措!
[
阅读全文]
读完了JohnBogle在June26,2002在Morninstar的演讲。
主题就是:RTM(reversiontothemean).意思是说,所有的投资策略,最后都会回归到“市场均值”。
所以不要白费力气了!就投资在INDEX或者TOTALMARKETINDEX。
摘一些警句:
1.Economics(booms/busts)+emotions(greed/fear)=shapes=>marketreturns
2.Economicsisreflectedininvestmentreturn(earningsanddividends),emotionsarereflectedinthespeculativ...[
阅读全文]
2018年4次加息。但是它的巨大效果应该是以后才显现的。
我不是说没有立即效应。肯定是有的。我是说巨大效应。因为我们现在还没有看到巨大效应呢。
1.记得有德国“巴菲特”之称的投资大牛---AndreKostolany说,利息增加的效应是滞后的,可是,可是影响是巨大巨大的。
2.网上的对效应的一般说法:
信用卡借贷成本增加(立即效应);
正赶上调整利率的房屋ARM[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