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的传人

祖国在唱红歌。祖国山河一片红。 文革在延续,因为有文革的传人。 文革不是毛主席的文革,不是文革一代人的文革。是我们民族的文革。
个人资料
文革传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2014-05-04 16:56:02)

“文革小报”寻根第13篇。文革中,大家都喊“太祖万岁”,从没听人喊过“太祖亿岁”,思维的空间有些局限。虽有局限,界线之内还是有想法,毕竟“中国人聪明”是咱的共识。于是,一个要害问题就提出来了。什么是要害问题?这要先纠正一个错误概念,这个概念就是“造反有理”是文革的主旋律。错。造反是1966年下半年的主旋律,造到1967[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先给大家举个例子。林浊水,同胞那边民进党创党党员,民进党“新潮流”系四大老之一,民进党内著名的“大学问”、有“台独理论大师”之称,曾任党外时期的“编辑作家联谊会”会长。林,是台湾知名知识分子。但是,作为合格知识分子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实话实说。2006年,同胞那边民进党籍的陈水扁陈前总统的贪腐传闻成为全台湾的流行话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文革小报”寻根第12篇。文革对孩子们有啥影响?那么多孩子,还是得看具体的。这里讲一个1967年时六岁的青岛女孩故事。先上小报:
从讲话里挑一段:
下面这篇是一名“红卫兵大姐姐”在邱小妹访京时的陪伴心得:
这是文革时六岁邱小妹的故事。当时,邱小妹绝对是个聪明能干的“上进”孩子。邱小妹成了“活学活用”的“先进孩子&r[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1)

“文革小报”寻根第11篇。不是标题党,名副其实的“肢体语言”。看小报。
太多了,下面挑着登几组动作。
请注意,如果您喜爱这组操,想要开练的话,请务必先向您的大夫咨询,如果身体允许,再练不迟。没向大夫咨询练出问题,老汉概不负责。既是肢体“语言”,文字语言不易解释,这里就不多费精力了,只就为何此操没有大规模长时间普及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7)

如果您在美国住的够久而且喜爱喜剧,您一定知道Seinfeld这个电视情景喜剧。该剧的主角是翟瑞(Seinfeld自己),乔治,库瑞莫与伊林(女)。这个情景喜剧,主体就是生活各种琐碎小事儿。既然是小事儿,哪能不说憋尿的故事?其中一集,说四人帮去ShoppingMall购物,进去时没记住在多层停车库里停车的位置,出来就找不到车了。全集21分钟,就讲四人在车库找车的故事。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咱党官员多腐败,在咱国,这是常识。于是习大人上任以来的内政重点是“反腐”。得人心(反腐实际上是反党,但习大人反党不算反)!等着看下一个被“双规”的“老虎”是谁,跟奥运会时等着看下一个金牌热点比赛似的。不过,咱党前面的“捉坏蛋”记录并不精准。抓出来的一系列“坏蛋”彭、张、黄、周;彭、罗、陆、杨;刘、邓、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2)

“文革小报”寻根第10篇。 历史上,天津出过不少知名相声演员。其中一位,高英培,虽没有像马三立先生那样家喻户晓,却说红了一个段子,“钓鱼”。 下面是“中国文化网”上的介绍: 千锤百炼话钓鱼
…… 《钓鱼》最早是一些相声老艺人经常使用的返场小段,它是从天津市民生活中的笑料提炼编写而成的,曾由郭荣启老先生口述后记录[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文革小报”寻根第九篇。“糖衣炮弹”其实造词不妥。打起仗,炮弹飞速的砸过来,老大的动能,就是炮弹外面涂满比利时巧克力,获弹的一方也没心情去拥抱,躲都来不及。但是,“糖衣炮弹”太祖用过,于是词霸,成为咱国描述内邪外萌的标准用语。其实同胞们所用的“糖衣毒药”更精准。这里谈史,继续错误的“糖衣炮弹”下去。先上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文革小报”寻根第八篇。提到拼爹,著名的现代战例是“我爸是李刚”。为什么拼爹?因为社会不能就事论事,而要看人下菜碟。李刚的儿子撞人是犯法行为,“李刚局长”的儿子撞人犯不犯法就难说了。文革,终极的“拚爹”大舞台,只是这个“爹”是“大号”的爹。看例子:
这是1968年4月登在北师大小报“井冈山”上的一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文革小报”寻根第七篇。读这些“文革小报”,要有些技巧。总体说,“小报”都是捍卫太祖的、都是拥护文革的、都在替太祖干革命抓“坏蛋”、也都在表扬与自我表扬作者的革命“精神”与“成绩”。可是,有时候,甲报说乙报恶毒攻击林副主席而乙报说甲报恶毒攻击林副主席。信谁?信哪份报?更进一步说,“小报”的信息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
[56]
[57]
[58]
[59]
[6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