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席琳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自序
今年三月十日是贺昌同志殉国七十周年纪念日,明年一月十九日是贺昌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在这特殊的年度里,我拿什么追念我心中的这位豪杰呢?我敬佩和纪念贺昌同志,最早的简单原始的动机是因为他与我既是同邑且更还是邻居。从我幼小启蒙到上学读书,他一直在我心中是一位神秘而崇高的人物,所以,我对他的情结由来已三十多年了。我的家乡在晋西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03-13 06:56:34)

湘西南崀山,风景奇美,人杰地灵,出过抗金名将杨再兴、反清义军首领雷再浩、两广总督刘长佑、两江总督刘坤一、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参谋长宛旦平等一代英豪,也曾留下过伟人邓小平光辉足迹。故事发生在公元一千九百二十九年冬天。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7000余将士在军长张云逸、政委邓小平、政治部主任陈豪人的率领下,奉命撤离右江革命根据地,从广西河池北上,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经过多年的精心保护和几番修缮,74年前红七军一、二纵队转战黔桂边在荔波县洞塘乡板寨村会师的旧址,于“七一”建党节举行隆重的开馆仪式。
1930年4月,由邓小平等同志领导的广西百色起义军组成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为避开敌主力、补充给养和武器弹药,而转战黔桂边界,在板寨胜利会师。并在此举行前委会议,是红七军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板寨会议之后,红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03-13 06:34:00)
代表中共中央领导广西革命工作1929年7月,南国的夏天炙热灼人。“呜—呜—”汽笛声响。一艘从梧州开来的小客轮在邕江的洋关码头靠岸。船舱走出一位西装革履、手里轻摇着纸扇的年轻人。其个子不高,身体敦实,脸颊上的颧骨较突出,稀淡的眉毛下嵌着一对明亮而睿智的眸子,显得洒脱而持重。他,就是年仅25岁的中共中央秘书长邓小平。他肩负党中央重托,化名为邓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闽西,是中央苏区,是中国较早开辟的革命根据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陈毅、王稼祥等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战斗、生活过,进行了伟大的革命实践活动。新中国的九大元帅、八大将及许多著名的将领都曾在闽西战斗、生活过。闽西是红军成长、壮大的地方,是共和国将军的摇蓝。红军主力长征后,闽西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Copyright©2002www.fjsq.gov.cn第一节 白区党组织一、闽南临时委员会   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7月,党中央派福建籍党员陈明(陈少微)、陈昭礼从武汉回福建,恢复闽南、闽北党的工作。8月初,陈明抵漳州,找到原闽南特委领导人罗明(罗善培)等人,8月中旬,在南靖县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以陈明为书记的闽南特委。9月,特委接到党中央8月7日致闽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第一节 建立党组织
  中国共产党建立后不久,福建的一批进步知识青年与党、团中央取得联系,在福州、厦门、龙岩等地积极推销《向导》、《中国青年》、《独秀演讲录》等书刊;组织“奇山书社”、“民社”、“工学社”、“福建青年社”、“协进社”等进步社团;创办《岩声报》、《冲决周报》、《工学报》、《星火周报》、《福建青年》等刊物,在福建各地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http://cyc7.cycnet.com:8091/worksnew/content.jsp?id=645&s_code=0209陈晓光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福建省建立团组织,是在一九二五年中国共产党的第四次代表大会之后,根据党在《组织问题决议案》中提出的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引导工农无产阶级中的先进分子,革命的小手工业者和知识分子,以至于乡村经济中有觉悟农民参加革命”的指示,在团中央和广东区团委的帮助下,最先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6-03-11 13:16:57)
A-MAO的一个帖子里,有两处提到湖南乡下的蛇。描写的很形象,读来如亲历其境。旎山夜话在跟帖里问到吃蛇肉,看到了就有点儿谗人。咱就说一说蛇和蛇肉。一、故乡的蛇故乡的蛇,在一个写捉麻雀的帖子里提到过,在写小学的帖子里也有提及,以无毒的居多。最常见的两种,一种是青蛇,一种是桑巴蛇。青蛇的颜色是灰的或臧青色的,细溜溜的,很好玩;样子难看一点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03-11 13:11:40)
现在人人都说湘西风光秀丽,可是在我所去过的大陆各地的自然景色中,最美的,却是鄂西州。大家之所以偏爱湘西张家界,我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旅游张家界,虽然也很辛苦,但至少到张家界的交通还可以,不象鄂西州那样,与世隔绝,人烟罕至。十数年前,我们到鄂西州去,坐的是小飞机,从省会武汉市起飞,到鄂西州的首府恩施,也就一个多小时。虽然这前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
[56]
[57]
[58]
[59]
[6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