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王亚法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王亞法

上海話把喜歡搗蛋或惡作劇的男青年叫做“小抖亂”,相信如今不少五、六十歲,年輕時頑皮好動的人,都有過這樣稱謂。
對於“小抖亂”的來歷,我一直不甚了了,查閱詞典和有關典籍,也無記載,甚至不知“小抖亂”三個字如何寫法,一直誤解為“小偷卵”。
“卵”是上海話對男性生殖器的叫法,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7-04-21 21:32:16)

——王亞法

人生百歲,總有一死,不管你大權在握,以萬歲自居,還是螻蟻小民,底層乞丐,最終都逃不脫范石湖詩中的二句話,“縱使千年鐵門限,終需一個土饅頭。”
曹雪芹最喜歡這兩句詩,改了一個字,將“限”改為“檻”,在《紅樓夢》中多次引用,
甚至將它嵌入回目,“王熙鳳弄權鐵檻寺,秦鯨卿得趣饅頭庵”…&[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04-17 22:15:29)


——王亞法

寫完了《半空堂說夢》一文,想再寫一篇《半空堂説命》,可是按鍵苦思,木訥端坐,竟敲不出一個滿意的開頭來。於是索性關機喝茶,順手挪過陳定山先生的《春申舊聞》翻閲起來。
陳定山先生是鴛鴦蝴蝶派作家天虛我生陳蝶仙的長子。他工於書畫,擅長詩詞,二十歲時就在上海文壇上有“江南才子”之名,小報常將他父子倆稱做&ld[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04-15 05:07:50)


——王亞法

老夫虛度七十,平生做夢無數,回顧夢境,除對青年時代的豔夢有些許殘存外,其餘的幾乎沒有記憶,唯獨有兩個夢,其情節之蹊蹺,記憶之深刻,難以忘懷。
四年前的一個清晨,朦朧間忽然聽到先父的聲音,說:“人家都有手機,你也替我買一個。”醒來後,頗覺驚訝,我在澳洲,家山萬里,他老人家不知如何飛越大洋,傳聲與我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03-29 02:07:17)
食薇亭記——王亞法食薇齋乃夷齊後人異域之窳宅也,其地荒僻,却倚坡臨水,傍靠松林,藤蘿纏繞,蓬蒿沒脛,居於斯,則無市肆之喧囂,無貪鄙之擾心,為小隱者所歡。宅側有空地,閑置良久,丁酉初,齋主築四角木亭,楣懸“食薇亭”匾額,兩側聯語:“結廬首陽崇法制;浮槎夷處適安然”,為台北凈律寺九十一歲耆宿長老廣元法師所題,亭成,摯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02-22 22:35:03)
謝门四杰遺韻千秋——王亚法开卷先说钱名山谢玉岑、謝稚柳、谢月眉、谢伯子,谢门四杰。喜余生有缘,和谢家后三杰结识,叹余生亦晚,未能谋面玉岑公,面聆謦欬,只能从乃弟“壮暮翁”的口中,谈起“我老兄”的琐碎轶事,抑或从书缝间寻觅点滴。启说谢门轶事,绕不开一个重要人物,谢门四杰的开山祖——钱明山夫子。钱名山(1875—1944)[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02-11 16:41:12)
幸虧張大千沒有留下——王亞法每當我看到張大千先生晚年在海外的精美畫作時,腦子常會閃過一絲念頭,好險啦,幸虧他沒有留下,否則世界上哪會有這些精美作品呀!張大千的山水畫,走出青城山后,畫風大為丕變;他的人物畫,從敦煌回來後,也畫風大為丕變;而他的整個繪畫思想,自從去國後,更是進行了一次巨大的丕變,可以說沒有張大千在國外的流亡生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8)
少儿社那代人的几个绰号 ——王亚法 我在文革后期的一九七六年的一月八日,进入少儿出版社工作,在那里度过了新中国政治上最宽松的八十年代初中期。 一九八八年我去了澳洲,光阴如箭,一瞬间已近三十年了,同时期工作的同事和师辈,不少已相继谢世。我亦进入老年,回忆当年的同仁,脑子里往往只出现容貌,却叫不出的名字,痴想了半天,有时只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01-23 16:58:16)
追憶馮其庸先生——王亞法一早打開手機,老友郁石傳來微信,説紅學家馮其庸先生過世了,享年九十三歲。哲人遠去,勾起我和馮老的一段因緣。我和馮先生認識雖有些年月,但所居兩地,接觸不多,其中一些細節至今憶來,尚還清晰。年輕時常自感懷才不遇,胸臆鬱悶,愁來捧讀《紅樓夢》,後來進入出版社,有機會翻閲資料室封存的圖書,又讀到了蔡元培的《石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01-13 23:39:39)
黿瘞記
乙未初秋,予等應菱花館二世祖朽翁所邀,赴常熟拜觀其椿庭鐵公遺作,遊覽琴川美景,品嘗福地佳餚。
是日風和日麗,桂子飄香,予等隨朽翁觀花賞景,忽遇一村夫,手提巨鱉,大如笸籮,其色斑褐,沿街待沽。朽翁前問,村夫伸手打翻——一千,朽翁反側伸手——五百。村夫搖頭,罷手欲去,予見狀曰:“襄助一百,六百可乎?”村夫應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