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手机,互联网和信息库普及的现代社会,我们还需要历史学家吗?许多知识似乎都在我们的手指之下,我们还需要历史学家和我们云里雾里扯东扯西吗?平民百姓过日子,是不是把银行里的钱数数清,厨房里的饭做做好就行了呢?作为华裔,住在这个美丽的国家里,是不是努力住到大房子,住进好社区,穿上体面的衣服,拿到体面的工作就行了呢?
上星期我无意[
阅读全文]
转基因蚊子能消灭由蚊子传染的疾病吗?这个科学命题又一次推到了大众的面前。今日新闻报道,将有7.5亿只转基因蚊子将在佛罗里达州被释放。尽管当地居民表示反对,但是美国当局已经批准了一项计划,在佛罗里达南部礁岛地区(Keys)释放超过7.5亿只转基因蚊子。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英国的生物技术公司奥希泰克(Oxitec)在该项目的背后推助,该项目将测试基因改[
阅读全文]

《生如夏花》
太阳晃晃悠悠地来到了北回归线,北半球进入了一年中最酷热的季节。沐浴着灿烂的阳光,院子里的各色花卉绽放的格外娇艳,不由地想到了大诗人泰戈尔的名言: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诗句表达了一种大气豪放从容淡定的人生观,相信有无数人将其奉为人生圭臬,也包括我,从少年时就喜欢。
如果仅就绚烂而言,我喜欢院子里的每一朵夏花,[
阅读全文]

看湖睡去、看湖醒来
亲爱的朋友,
非常高兴在这个病毒肆虐的日子里来到你们这个湖边木屋,古朴原始的木屋是我们非常喜欢的样子,在这里远离了城市、远离了人群、远离了喧嚣、回归了自然,和我们相伴的是湖中的鱼儿、路边的乌龟、林间的草木和空中的鸟儿。
木屋里的日式茶室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听着歌曲、读着书是我最惬意的时刻,那个时刻我心在宁静[
阅读全文]
(几个星期以来,白宫和许多州政府都在指示秋季开学。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学生的家庭无限纠结。一位朋友今天问我,到底应该如何做,去学校有没有危险。我一向对朋友直言。但由于我已经没有子女在校读书,由我回答这个问题,可能会有隔靴搔痒之嫌。所以我在这里改写一篇大约10天前一位朋友送来的帖子。原帖是英文,我改写成中文。希望能帮助一些朋友在做决定时,[
阅读全文]

品味京剧是件很雅的事,也很难。能够陶醉在京剧绵长的拖腔里,随着时疾时徐抑扬顿挫的胡琴声,微闭双眼摇头晃脑鼻子跟着哼哼抖着二郎腿的人称为资深票友;当然,如果能在戏院里听到高潮处大喊一声“好!”就更过瘾。还有一种人是被动听戏,听着听着就睡过去了,在热热闹闹的唱段中魂游梦家庄,偶尔还能发出和音乐不太协调的呼噜声。学友老郑属于前者[
阅读全文]

说起花架子,就会想到浮华、花拳绣腿、华而不实、花里胡哨等等贬义词。自从俺家后院有了一个漂亮的花架子,便有了全新的认识。
后院有个塑料温棚,为作物越冬保暖用的,开春后去掉棚布,剩个架子立在那儿。曾几何时,牵牛花纷纷从草地、花盆中冒出来,伸出蔓,顺着架子不断地攀援,翠绿的叶、盛开的花渐渐地形成了一个赏心悦目的花架子,为后院增添[
阅读全文]

水仙子:端午节小记
端午节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好吃又好玩的日子。
小时候常常在端午节这天听老人们讲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屈原为了不当亡国奴,选择在农历5月初5跳江溺水而亡。当时的人们急忙捞救诗人,一边组织人马划龙舟在江中寻找,一边把饭团包起来投入江中喂食鱼虾,以免它们饿了伤害屈原。老人们不忘记在故事结尾时加上一句:“为了纪念屈原就定下[
阅读全文]
纽约时报,晨闻摘要(记者大卫·李奥哈特DavidLeonhardt)---宵枚改写
2020年6月24日,6月25日
为什么病毒还在获胜?从三月份大流行开始,在美国大家已经知道如何减缓冠状病毒的传播。是的,尽管科学家和医生对这个病毒深入研究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但是,在世界范围内,我们已经有了关于如何大幅度减少新案例数量的的知识、经验和教训。众所周知,[
阅读全文]
六月十九号,纽约州州长安德鲁·库莫(AndrewCuomo)做了自防疫以来的最后一次每日电视新冠COVID简报,他不无感慨地说,纽约州终于结束了一百一十一天的“地狱般”的生活。是啊,在三月底四月份以来,纽约州,特别是纽约市生活在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地狱里:COVID-19大爆发,医疗挤兑,PPE紧缺,永远热闹非凡的纽约市好几个月安静得像地狱,40多万人从纽约市大逃[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