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青逼迫刘志坚写书面检查刘志坚有苦难言。江青早就对他没有好印象,批他“擅自”整理《纪要》后,就处处找茬。刘志坚出任中央文革第三副组长三个多月后,又出任全军文革组长四个多月,安排他在钓鱼台2号楼办公。为躲开江青纠缠,刘志坚搬到西山办公。在老帅支持下,他当面与中央文革交涉,不同意他们在“紧急指示”中加上“取消军队院校党委领[
阅读全文]
北京工人体育场第二次10万人大会陈毅、叶剑英的讲话,是第一次最直接、最尖锐的公开批评文化大革命中的非正常现象和错误,但却与萧华和全军文革的初衷背道而驰。会后几位老帅的讲话迅速传播开来,有的学生认为违背了“十六条”和“紧急指示”精神。北京街头出现“陈、叶讲话必须批判”、“火烧陈毅”、“炮轰叶剑英”的大标语。&ldqu[
阅读全文]
军校学生冲进了国防部大院“紧急指示”给军队造成了极大混乱,是中央文革插手军队后的第一次得手。滞留北京的10多万军校学生,不断地冲击军事机关,且越演越烈。他们要求接见、回答问题,否则就静坐、绝食、写血书,甚至借口有镇压学生的“黑材料”,抬出装有文件的铁柜,还把许光达(装甲兵司令员)、崔田民(铁道兵政治委员)等军队领导揪到国防[
阅读全文]
毛泽东对下发萧华讲话不表态
8月24日、27日,总政治部两次召集驻京各大单位文化大革命汇报会。萧华在会上提出部队中不组织红卫兵,师以下部队统统搞正面教育。之后叶剑英在人民大会堂新疆厅主持军委常委会议,讨论军队如何开展文化大革命的问题。叶剑英说:“萧华同志最近在驻京各大单位政治部主任会议上讲话,对当前军内运动的形势做了估价与分析,对今后[
阅读全文]
文化大革命初期萧华在天津养病
萧华没有在全军创作工作会议露面。1966年3月至4月上旬,他在北京参加批判罗瑞卿的中央工作小组会议。4月中旬,他去杭州参加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揭发批判彭真。5月初萧华回到北京,到解放军总医院检查身体,肝病尚未痊愈。5月16日,萧华再到天津养病。当晚他对秘书说:“这次到天津来,以养病为主。总政治部的工作由刘志坚、徐[
阅读全文]
上海会议、京西宾馆会议积极批罗
1965年12月7日,毛泽东首先批示身边工作人员通知“叶剑英、萧华、杨成武(总参谋部副总长)、谢富治(公安部部长)四同志,于本日下午到上海一谈。”接着他又四次批示,组成了上海会议最初的名单。这件事本身就很奇怪,通知开会是中央办公厅的事情,为什么毛泽东要亲自上阵呢?而且从这五份批示看,毛泽东是边想边补充的[
阅读全文]

目录
上海会议、京西宾馆会议积极批罗
杨成武不同意萧华担任军委秘书长
萧华刻意躲避江青的上海座谈会
《纪要》导致军队文化系统的冤假错案
文化大革命初期萧华在天津养病
第一个被打倒的二级部长史进前
林彪提出军队文化大革命不搞“四大”
毛泽东对下发萧华讲话不表态
“紧急指示”后北京军事机关纷纷告急
毛泽东明确表态保[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