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榕菁
诡辩和洗脑是非常负面的两个词汇。尽管诡辩是用来洗脑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但(奇怪地)人们很少将这两件事连在一起。
被用于洗脑的比较典型的一类诡辩就是以肯定的口气把并不能确定为事实的内容作为确定的事实或已知的结论讲出来,然后在这个前提下再展开其它的讨论。当然,考虑到人类整体认知能力的有限,生活中被当作正确的前提不一定是完全确定为[
阅读全文]
戴榕菁
过去这一阵我们开始陆续听到一些公司要将家用人形机器人推向市场的消息,据说很多(富有的)民众还迫不及待地期盼着能尽早买的一部家用人形机器人。很显然,那些热心于购买家用人形机器人的潜在消费者们所期待的不会是仅限于给自己添置一个新鲜玩具,而更多地是带有对于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所拥有的潜力的憧憬。然而,正如过去一个多世纪里我们在人[
阅读全文]

戴榕菁
自从我在中文博客里指出【[1]】北航的TonyYuan对他的MOND(ModifiedNewtonianDynamics)模型的推导其实是一种假说,因而他只需直接用那个结果而完全没有必要进行那个推导之后,我几乎是隔三岔五地就收到academia.edu的Email说TonyYuan又更新了他的相关文章。我点进他们给的链接后,左看右看,除了上次提到的TonyYuan在这几年中曾经将对应着GR的进动计算数据改注为对应着NASA实测[
阅读全文]
戴榕菁1.序曲我在本博客曾多次提到过的那位YouTuberdialect几天前在一个新视频【[1]】里试图对狭义相对论的动尺缩短的错误进行了一种别出心裁的粉饰。他在那个23分钟长的视频里花了不到30秒的时间(6:07到6:35)快速回顾了前一个视频中的羞答答的对于洛伦兹变换不具物理真实性的表白之后,话锋一转说狭义相对论里声称的动尺缩短并非象洛伦兹变换那样仅仅是数学处理,而是[
阅读全文]

戴榕菁
今年3月7日我收到英国的CambridgeScholars的Alison的email邀请我给他们投稿我写的书,他们帮我免费出版。我上网查了一下,他们是正规的出版社。当时我正好打算将我的WhenPhilosophyIsDisparaged的2023版整理扩充为2024版。于是我按照Alison寄来的她们出版社的格式写了一个Proposal并于3月14日将Proposal寄给了Alison。3月15日她回信提出两点要求:1)要我的简历;2)要我书的两个章节以[
阅读全文]

戴榕菁
前不久academia.edu的那位Didier在一次私信中提到了引力透镜的议题,让我想起了2022年底我在刚推翻狭义相对论时对广义相对论的讨论(【[1]】,【[2]】,【[3]】,【[4]】,【[5]】,【[6]】)。对了,又是那位Didier。或许有人会以为他是一位高人。其实不是,他自己承认他的数学不行,而他的哲学显然更不行,只不过他对过去的一些实验比较熟悉,而且与academia.edu的很多打[
阅读全文]
戴榕菁
人生中有些人即便是他非常不喜欢你甚至对你具有敌意,但仍然注定了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的帮助。Academia.edu有一位名叫GMJackson的人,2022年贴出一篇题为“ASolutiontotheContinuumHypothesis”的文章声称他找到证明ContinuumHypothesis的方法了。我看了之后马上看出康托的那个被列为希尔伯特23个公开问题的第一个问题所谓的ContinuumHypothesis是一个有着致命的逻辑(哲学)错误[
阅读全文]
戴榕菁几周前我贴出了“给ElonMusk提一个建议”及其英文版本后,在academia.edu的讨论页上有一个评论说这是非常技术性的问题。其实那是对该文的误解。我给ElonMusk的那个建议基本上没有什么技术含量,通篇都是对于他公开宣布的火星计划的战略方针的哲学评论,只不过因为过去两百来年人类的哲学已经被摧残的不成样子,世界各地的知识分子基本已经丧失了对于哲学的[
阅读全文]
戴榕菁
前文“你真能相信他们的实验??”【[1]】向世人揭示了一幅令人极为困惑的图案:被誉为人类文明象牙塔中的尖端物理学家们居然可以集体得出逻辑上不可能的结果:他们用不受控的高度离散的μ子寿命的数据和高度离散的μ子速度的数据的统计平均得出结论说,这两个统计平均值非常贴切地符合那个高度非线性的洛伦兹因子公式。在该文列出的1977年在《[
阅读全文]

戴榕菁
一年多前,我写了一篇题为“你真能相信他们的实验?”的文章。本文是该文的续篇,因为内容精彩得多,所以在标题后面多加了一个问号。
过去一段时间里,我在将“WhenPhilosophyIsDisparaged”编写为一本书并联系出版社出版之余,因受academia.edu的Didier的影响,一直在关注围绕着μ子衰变的理论问题,主要是那个基本粒子标准模型因受到狭义相对论的影[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