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慕容青草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给Elon Musk的建议之哲学意义

(2024-05-28 06:51:10) 下一个

戴榕菁

几周前我贴出了“Elon Musk提一个建议”及其英文版本后,在academia.edu的讨论页上有一个评论说这是非常技术性的问题。其实那是对该文的误解。我给Elon Musk的那个建议基本上没有什么技术含量,通篇都是对于他公开宣布的火星计划的战略方针的哲学评论,只不过因为过去两百来年人类的哲学已经被摧残的不成样子,世界各地的知识分子基本已经丧失了对于哲学的欣赏和鉴别力,更别提哲学的思维能力,否则理论物理也不会落得今天这个不知该如何处理的严重夹生饭的局面。

不过我也意识到了在我给Elon Musk的建议的那篇文章中因为图省事而没有把其中的一个潜在的前提明确地指出来。这也是应用性的哲学文章常出现的一个问题,而中文文章这种问题尤其严重。人们经常把自认为是不言而喻但实际上别人基本没想到的问题当做没必要说出来的内容而跳了过去。这也是很多时候读书比当面听讲更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书中有时会将一些关键内容作为不言而喻的内容而跳过去,但当面听讲如果没听懂还可以提问。

我给Elon Musk的建议的那篇文章中因偷懒而作为不言而喻的跳过去的是这样一个基本的方向性的前提:在地球附近修建大型太空飞船组装场及太空码头与派出一个舰队(哪怕是如传说中的几百艘小型飞船的舰队)直接去火星的一个基本的战略区别或者说是哲学区别在于:当人类在地球附近折腾时,不论挑战的难度有多大,一旦出现一时难以克服的问题,那么或是可以得到地球上的支援或是可以暂且撤回地球调整一下再说;但是,如果你一个舰队浩浩荡荡地奔向火星,而且动辄数万甚至是传说中的一百万人的话,几百天之后就算是完全没有意外地按照计划抵达火星,并且安全着陆火星的话,一旦发生无法克服的意外,整个团队就很可能会成为曾经在火星存在过的极为短暂的文明社会

因此,Musk的那种在没有做足充分的准备而是抱着一去不回还的one way ticket的心态是不对的。他们首先应该做的是在地球附近组装他们没有能力从地球上发射出去的大型的太空母舰。由于没了大气阻力和强大的地球引力的障碍,这样的飞船前往火星所消耗的燃料会极大地降低,与此同时它所能携带的燃料却可以大大地提升,而且大型母舰本身可以携带小型飞船(当然,除了自身携带的小型飞船之外,母舰还可以带领一队其它的小型或中型的飞船)。当抵达火星轨道时,可让一部分小型飞船运送移民登录火星,并留小部分工作人员及小部分小型飞船在母舰上。一旦全体登录人员安全着陆后,母舰可以驶离火星的近地轨道,在稍远的地方游弋以节省燃料。由于此时母舰距离火星远比地球近,登录人员仍然可以保持与母舰的即时联络。一旦出现什么意外,那么或是母舰可以施以援手,或是可以让登录人员再返回母舰休整,甚至整个母舰带着移民们先回到地球休整一段时间再说。

这才是移民火星的正确思路!而不是让几万人甚至几百万人买张单程票以慷慨赴难的情怀和“人类能行”的高昂斗志杀向人类从未涉足的远方的星球!

但是,要想用在太空组装场组装的大型母舰运载移民去火星,不论是一艘母舰还是一百艘母舰,都需要一个太空码头。这样一来地球上的移民才可以搭乘小型飞船在码头登上大型母舰,并把包括燃料在内的所需物资从地球运输到母舰上。

所以,人类若想移民火星,那么建立太空飞船组装场及太空码头是不可绕过的必须的一步。Elon Musk连这一步的想象都没有,就梦想着在未来几年里率领第一批移民远赴火星,真是太天真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慕容青草 回复 悄悄话 https://www.academia.edu/s/de92591e14?source=link

https://www.academia.edu/s/7c5181b08c?source=link
慕容青草 回复 悄悄话 本文还漏掉了我在academia.edu的讨论页上提到的另一个重点:在地球附近的太空组装是人类能够成为星际文明的一个预演或者说资格考试。。。。如果你在自家门口的太空里都没有玩熟,还想着跑到亿万公里之外的星球折腾,那是好高骛远。。。。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