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大时代狂风中的一片落叶
——前国军巴新战俘幸存者李维恂访谈(续完)
五年前(二○○九年),在台湾高雄对前国军巴布亚新几内亚战俘幸存者李维恂少校进行了访谈,随后将其所谈在亚包战俘集中营的经历整理,先贴在博客里,然后在撰写《南太平洋祭》一书时,也将其收进附录中(深感遗憾的是,这本书在次年底送到出版社时,李维恂先生就已仙逝,无法[
阅读全文]

民国粤人留学澳洲档案(卅):香山郭章赞
跟前面介绍的那些在1920年代赴澳留学的香山竹秀园村郭氏子弟不同,这一位郭章赞是1930年代从中山经香港赴澳留学的。而此时,香山县已经因孙文在1925年去世后,于同年被广州国民政府改名为中山县,以示纪念。
1926年之后,因澳大利亚实施新的中国学生签证条例(ChineseStudentRegulations),中国留学生的入境申请和处理程序就复[
阅读全文]

民国粤人留学澳洲档案(廿九):香山郭容灿
这一位郭容灿,应该是香山郭氏宗室子弟。
郭容灿(GockYoungChan),生于1907年3月17日,广东香山竹秀园村人。1923年7月13日,由在澳大利亚雪梨担任著名的永安公司经理之郭朝代为申请,向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馆申请他的赴澳留学护照和签证。这担保者虽然为雪梨的永安公司,但他每年的膏火(生活费和学费)50澳镑则由其父亲[
阅读全文]

民国粤人留学澳洲档案(廿八):香山郭启添
这一份档案比较特殊,主要是因为护照发出的地点既非广州,亦非澳洲,而是上海。虽然当事人郭启添申请护照的地点是在上海,但种种迹象表明,他应该是香山人,而且显然也是郭氏宗室子弟。
根据档案,郭启添(KwokKayTim)1902年8月26日出生于广东。从其名字的英文拼写来看,也是用粤语发音的。1921年1月19日,19岁的郭启添向[
阅读全文]

民国粤人留学澳洲档案(廿七):香山郭堃荣
与郭宝庭和郭林昭一起申请留学护照和签证前往澳大利亚的香山竹秀园村郭家子弟,实际上还有一位,名叫郭堃荣。
郭堃荣(KwokKwanWing),1908年1月22日出生。1921年,时年已满13岁的他在竹秀园村之蓝田书塾已读了四年书,由在澳大利亚悉尼经营著名的永安公司(即永安果栏)之叔父郭顺担保,以每年供给500银元膏火(生活费和学[
阅读全文]

民国粤人留学澳洲档案(廿六):香山郭宝庭
这位郭宝庭,又是一位从香山竹秀园村出来澳洲留学的郭家子弟。
郭宝庭(KwokBoTing),1906年2月2日出生于广东香山县竹秀园村。与郭林昭一样,郭宝庭也曾在竹秀园村的蓝田书塾读书达五年之久。他也和郭林昭一起在相同的时间,向中国政府外交部特派广东交涉员公署申请赴澳留学护照。根据申请的资料来看,郭宝庭应不是永安[
阅读全文]

太平洋战争时期澳军“鸟部队”之一:守备安汶岛的海鸥支队(3)
澳-荷印联军安汶守备队
如前所述,1941年12月初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澳军立即派遣的海鸥支队是协防守备安汶岛的荷印军。换言之,海鸥支队只是整个安汶岛守备力量的一部分,原先守备在这里的,还有荷属东印度部队。这两部分合起来,就是澳洲荷印联军安汶守备队。
荷印军的全称是皇家荷属东[
阅读全文]

太平洋战争时期澳军“鸟部队”之一:守备安汶岛的海鸥支队(2)
海鸥支队的兵力配备
澳军海鸥支队以陆军第21营为主,因此,该营营长也就顺理成章地兼任海鸥支队司令。
第21营的营长是罗奇(L.N.Roach)中校。罗奇是职业军人。1894年5月,罗奇出生于悉尼海湾的富人区静湾。1914年7月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澳大利亚跟随宗主国大英帝国参战。8月,二十岁的罗奇[
阅读全文]

太平洋战争时期澳军“鸟部队”之一:守备安汶岛的海鸥支队(1)
澳大利亚帝国陆军第21营
早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英国、澳大利亚及荷属东印度当局因感觉到日军南进的日益逼近,开始频繁接触,商讨一旦战争爆发,三国如何协调合作,以抵御日军发起的对英属马来亚、荷属东印度以及澳洲大陆的进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及其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虽然荷[
阅读全文]

民国粤人留学澳洲档案(廿五):台山江振福
民国初年,台山小留学生来澳读书的不少。但像今天一样,也有人虽想方设法来澳读书,但最终却无法获得签证。本文涉及的江振福,即是一例。
江振福(QuongTsanFook)是台山大洋美村人,生于民国五年元月十五日(1916年1月15日)。1930年元月9日,在墨尔本(当时华人习惯称之为“美利滨”或者“美利畔”)的卡尔顿(Carlton)[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