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志航空救国的谢晋爵
谢晋爵(DareDandick)生于一九一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开平县天岭村人。其父谢栢(DarePark)约在一八九五年左右跟随乡人及兄长们一起到澳大利亚闯荡寻找机会,在西澳大利亚(WesternAustralia)发展,干起在家乡时就操作熟练的菜农活计,最终定居于非李文杜(Fremantle)埠,经营有一个大菜园,专门供货给侄儿所主持经营的“喜记”(HeeKee)号果蔬店,当然他[
阅读全文]

痛悼黎志刚教授:平生治信史学界留芳名
——记与黎志刚交往二三事
2021年4月23日早上,张钊贻兄发来一条微信,告知“惊悉黎志刚于昨晚(22号)因肺癌去世,澳洲又失去一中国研究学者。”得知这一噩耗,简直不敢相信!我在月初才与他通过电话,当时他说话确实显得比较微弱,也伴有咳嗽,我仅嘱他要多注意保养,没有想得太多,因为这种现象此前也曾有过[
阅读全文]

雨洒清明焚香遥祭南太平洋岛国中国军墓抗日英烈
太平洋战争结束后,在澳属海外领地新不列颠岛获救的中国战俘,经澳军之协助,将在此殉难之700多名中国官兵中的376具遗骸收集,安葬在拉包尔战争公墓(RabaulWarCemetery)旁,名为中国军人公墓(ChineseWarCemetery)。这座公墓尽管简陋,但却是中国在赤道以南唯一的军墓。
此后,历经十余载风雨及国内外形势剧变,中国自顾[
阅读全文]

海那边的战俘
来源:新民晚报记者:姜燕作者:姜燕编辑:吕倩雯2021-02-0415:17
最近,旅澳学人粟明鲜撰写了一篇博客文章,讲述他再去南太平洋热带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下简称“巴新”)探访二战中国战俘营地的经历。遗迹的入口又被疯长的杂草和树丛掩盖,车轮压倒草丛,才能看到从前的路,就像他10余年从浩繁的军事资料中挖出这段尘封已久的历史。
遥远[
阅读全文]

谭炼
开平何溪村
谭炼出生于一九○八年十月十日,开平县何溪村[1]人。他的祖父是一八五二年出生的谭西(TamSie,译音)。早在一八七五年,谭西便跟随当时四邑地区赴澳淘金的人流,来到澳大利亚的坤士兰(Queensland)寻找发财致富机会。他很幸运,第二年就大赚五百镑,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资,当年他就带上部分所得返回家乡,置办家产,娶妻生子,养育家人。次年,他再[
阅读全文]

《亚太战争审判》纪录片第四集《魂断异乡》的拍摄幕后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融媒体中心制作出品的大型纪录片《亚太战争审判》,是全球首部全景式聚焦二战后各同盟国对日本BC(乙丙)级战犯审判的大型纪录片,收集世界各地主要档案馆中的珍贵历史影音资料,以及整理诸多国际专家学者、历史亲历者以及其亲属的访谈记录,编辑而成,共有八集。该纪录片在20[
阅读全文]

“白澳政策”下一个华商企业的传承与转型
——澳档汤士威炉“林茂号”商行的个案分析
粟明鲜
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Victoria)在1852年发现金矿,形成了自美国加利福尼亚(California)金矿发现之后世界范围的又一场淘金热,吸引了不同国家大批怀揣发财梦想的人士蜂拥而至,前来淘金,其中也包括许多中国人,他们基本上都是来自中国广东省的四邑([
阅读全文]

民国粤人赴澳留学档案汇编《台山篇》(8)——陈伦
陈伦(ChinLoon)是台山县中礼村人,生于一九一0年五月廿九日。他的父亲名叫陈景耀(KingYew),也是在十九世纪末年随着到澳洲讨生活的移民大潮,跟着乡人的脚印来到南太平洋的这个大陆。几经周折后,他最终选择在美利滨(Melbourne[现译“墨尔本”])埠定居下来,于该埠南区卢兴岂罅(StKilda)埠的係街(HighStreet)三百[
阅读全文]

民国粤人赴澳留学档案汇编《台山篇》(7)
陈隆
广海是台山县著名的滨海镇子,靠山面海,物产丰饶。自清代以来,该地民众赴海外打拼讨生活者如过江之鲫,其后人负笈海外留学者亦络绎不绝。一九0九年四月八日在广海出生的陈隆(ChunLoong),就是民国初年该地这众多赴外留学的青少年中之一员。
陈普(ChunPoo)是陈隆的父亲,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年,跟随乡人的脚印[
阅读全文]

民国粤人赴澳留学档案汇编《台山篇》(6)——伍亚德
伍亚德(NgAhAck),大清国光绪三十三年(一九0七年)八月廿四日出生于新宁县上坪村。他的父亲是伍年(亦称伍亚年,TommyAhNam,或者ThomasAhNam,AhNan),大约是在一八九二年左右,跟随乡人一道赴澳洲闯荡,最终定居于鸟修威省(StateofNewSouthWales[现译“新南威尔士州”])内陆的农业种植区週弭(Junee)小镇,种植果蔬并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