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之桥 - 李大兴的博客

风中本无桥,桥在心中,心又何在?
个人资料
博文
(2006-11-21 13:24:35)
我从十二,三岁开始写日记,时断时续。最早的日记,不乏“上午,上楼打扑克。中午回家吃饭,再上楼打。晚饭后继续打牌,至十点回家睡觉”一类的记载。时值文革后期,娱乐很少,时间很多。我无学可上,倒也就悠游地度过少年时光。如今回首,虽然缺了许多基础知识,但也幸免于被人填鸭与愚民教育,还顺便练就牌棋技艺,算是了无遗憾吧。不过牌并不总是有的玩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悲观地思索,乐观地生活”自注:“悲观地思索”意味着不再对人生抱有期待与幻想。在秋天的心境里,看到个人是如此微不足道;人性的弱点覆盖了绝大多数时空,仅仅间或闪光;悲剧或闹剧写就历史,沉默与湮没象每天的日子一样平常。落木萧萧时节,热情与梦想的膨胀,随荷尔蒙的减弱而逐渐消亡;天苍野茫之间,感受面对着世界的谦卑,又怎能不宽容自己与他人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面对一部煌煌《红楼梦》,每每陡生不知从何说起之感。这部伟大的巨著不仅具有《圣经》意味,而且具有莎士比亚的丰富性,并且还具有卡夫卡那样的深度。就整个世界文明化而言,此乃命运之作,而就其所属的民族文化而言,她则是该文化的一个精灵。人们过去虽然朦朦胧胧地感受到了她之于中国历史的终结意味,但却很少领略她之于中国历史的开天辟地的界分性质,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某日,抱哈尼放在沙发墩上,胆小的哈尼,一直不太敢从沙发墩往下跳,于是他忧郁了:
朋友近日考证出哈尼很象明宣宗画的那只小狗,我以后要带儿子到藏有这幅画的堪萨斯市去拜祖呢。只可惜哈尼虽有高贵的祖先,如今却落入寻常百姓家了。他是在因此而深思吗?哈尼怎么哄也不笑,只好照张标准像。
又对哈尼进行教育:你很幸福呀!妈妈和爸爸都这么爱你,还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11-16 08:56:59)
一九八二年的一个夏日黄昏,我在街上走着,忽然看见一幅电影广告。仙台的一番町步行街,相当于北京的王府井。在街的南端有一家“名画座”电影院(日文称电影为“映画”),常放些欧美名片,是我的心爱。那个黄昏,我看到悬挂在三楼临街的大广告牌上,是一个有点憨有点惊诧的侏儒,注视着大街上匆匆来去的熙攘人群。我本来是要去大荣商场的地下超市买菜的,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6-11-14 01:24:30)
寻找历史真相,首先不以对历史做简单评价为目的。无论是肯定否定,还是功过几开的做法,都隐含着预设的价值判断,从方法论的角度而言并不可取。重建历史图景,自然要深入历史细节,然而,如果已自觉或不自觉地有了历史评价或以此为目的,就难以避免不对具体史料做有倾向性的选择与分析。这种情形在文革研究中尤为显著:一方面,主流史学囿于官方的政治性结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生逢盛世最堪颓
欲入蓬山白浪堆
读史推窗千树雪
感时登岭一枝梅
曾经沧海芳菲尽
总为稻梁霜鬓催
独坐小楼听夜雨
红尘滚滚掩惊雷江南雨先生《乙酉生辰偶作》原玉:
年臻亭午渐心颓
壮岁身埋故纸堆
愁向西窗须纵酒
穷于盛世偶思梅
俊怀空负青云梦
晓夜岂堪寒漏催
又见长街杨柳色
春来更待一声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11-09 09:36:33)
不久前,一位博友邀我去清谈天地的诗词画廊,由此读到不少写旧体诗的朋友,看到相当多的佳作。前日午饭时,读一筐大作,甚喜“世间知己从来少,交往何需说浅深”。秋菱和诗语工意远,中间两联极佳:“无端细雨侵三境,解语清风抵万金。钟子殷勤悟流水,时人率意说摔琴。”雨清和诗飘逸清丽,第二联是很漂亮的句子:“绿酒时光空听鼓,红尘法相不镏金。”我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11-07 10:30:20)
今年五月十六日,是文革开始40周年,我写了一篇短文以记之。想在新浪博客上发表,不料当时“文革”成了敏感词,无法发出。幸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国民性还没忘,试了几次,终于在“文”与“革”中间加了一个“*”,得以避开过滤及时发表。文革话题仍然如此敏感,这一事实本身,恰恰说明这段历史无可回避。刻意淡化的结果,的确使40岁以下的人对于文革缺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11-06 08:27:36)
虹及其他(1982年8月27日)(一)那么,就不用说再见了
重逢只会在梦的国度
我青春时代的枫叶啊
沉默着随风落向泥土可是,不要忧伤
向天空伸出希望的虹
地平线是她的归宿(二)因为热爱的眼神
才有寥落的星
妆点人生的天幕(三)细雨梳洗着仲夏夜的街
轻轻地,响着你的脚步可是,泪水往哪儿流呢?
我微笑,因为雨的记忆
已洗涤了灵魂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