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伟大的生存法则
历史对民族的兴亡提出了三个严峻结论:民族是人类生存竞争的结晶体,是大浪淘沙的结果。任何一个能够自立于世界的民族,都曾经经历了种种严酷的生存考验。无论大河民族、山地民族、岛屿民族、草原民族,只要她能够稳定的占据一定的生存空间并持续发展一定的时间阶段,她就获得了自立的根基。但是,纵然有了这个根基,也并非每个民族[
阅读全文]
2006年01月12日09:43环球时报
新年伊始,世界情报领域的几条重大消息同时出现在东亚。日本表示要再发卫星,加强对东亚地区情报覆盖的能力。而美国则打算对在该地区执行任务的侦察机更新换代。美日都是世界情报大国,双方一系列不同寻常的举动,预示着东亚的情报战将有新一轮的升级。这一地区从高空到地面,正成为情报搜集的大博弈场。
日本要发卫星,[
阅读全文]
5、科学为什么?
科学完全是客观的吗?确实有人的因素。先有自然界才有人,有了人才有自然科学,自然科学不管怎样是人造出来的。人的语言、人的思想方法、人做的实验,这里肯定有人约定的因素。但是特别是自然科学,我们研究的是自然界,总要说明和预测自然的现象,这不能随心所欲、指鹿为马的。科学到底哪些有真理性的因素、哪些是人建构的因素,大概是科[
阅读全文]
4.科学的社会功能:
科学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它的社会功能非常之大。有人说,我们文艺复兴以后这几百年世界的发展,主要靠三个变革器: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现代科学技术。整个世界面貌大换样。马克思在1842年《共产党宣言》里讲:"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出现了机器、轮船[
阅读全文]
2.8.历史主义: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常规科学,科学共同体,范式,疑难,科学革命,范式转换,不可通约性。
后来到了60年代,美国的科学家库恩(T.Kuhn,1922-1997)写了一本书叫《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他提出新的想法,认为科学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实验证实、证伪的问题。因为逻辑经验论的看法,科学就是不断地证实。证实的东西就是真理了[
阅读全文]
2.6.逻辑经验论,维也纳学派:证实原则。假说演绎法。
在二十世纪科学革命以后,实证论也有很大的发展,成为逻辑经验论(1923-1936),或者叫逻辑实证论。这就是维尔纳学派的哲学。维尔纳学派的领袖是石里克(M.Schlick,1882-1936),他原来是学物理的,博士论文是关于相对论的,但是他后来搞科学哲学。那个时候他们对归纳法已经有些看法,就是归纳法并不能归纳出一个普[
阅读全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本人以为自古以来,人类始终就是探索两个问题:一是人人幸福的问题,二是如何实现的问题;
前者是一个伦理道德的理想,后者是一个理论实践的方法-法制建设是社会管理的科学规范化。
以“儒释道”的“仁本”与犹太-基督教的摩西-基督根本教导一致:唯爱人*如己,才谓爱上帝;唯有仁爱,才是[
阅读全文]
荀子
荀子,生于公元前325年,是战国时期赵国人。《劝学篇》里说::“学不可以己。青出于蓝,胜于蓝。”(意思是,学无止境,青色,出于蓝色,而比蓝色好看。)荀子说到做到,坚持学习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各个学派,取其之长。后来,齐国败给燕国,荀子便到了楚国去。
公元前279年,齐宣王回到临淄,重新招待学士,当时在儒家学派中,[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