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文明

西亚 - 耶路撒冷:犹太文化; 东亚 - 东方圣城:儒家文化。[敬天道,尊祖宗。]
正文

《中国书法发展史》09(转帖)

(2006-02-13 06:12:02) 下一个
4、米芾(1051-1107)
字元章,世居太原,后定居江苏镇江。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人称“米南
官”,又因举止颠狂,人称“米颠”。《宋史·文苑传》说:“芾特妙于翰墨,
沈著飞,得王献之笔意。”《宣和书谱》说他:“大抵书效羲之,诗追李白,
篆宗史箍,隶法师宜官;自谓'善书者只有一笔,我独有四面',识者然之。方
芾书时,其寸纸数字人争售之,以为珍玩。”他在继承“二王”书法传统上下
过苦功,能够登堂入室。真、草、隶、篆、行都能写,而尤以行草书见长。他
自称“刷字”,是指他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兴尽势尽力,追求“刷”的韵味、
气魄、力量,追求自然。他的书法作品,大至诗帖,小至尺牍、题跋都具有痛
快淋漓,欹纵变幻,雄健清新的特点,快刀利剑的气势。
其主要作品有:蜀素帖、紫金砚帖、论书帖、多景楼诗册帖、珊瑚帖、研
山铭帖、三帖卷、向太后挽词、寒光帖等。
1)蜀素帖:
米芾作。是米芾三十八岁时(1088年),在蜀素上所书的各体诗八首。“
蜀素”是四川造的丝绸织物,上织有乌丝栏,制作讲究。此卷相传为邵氏
所藏,欲请名家留下墨宝,以遗子孙,可是传了祖孙三代,竟无人敢写。
因为丝绸织品的纹罗粗糙,滞涩难写,故非功力深厚者不敢问津。而米南
宫见了却“当仁不让”,一挥到底,写得随意自如,清劲飞动,真似如鱼
得水一般。另外,由于丝绸织品不易受墨而出现了较多的枯笔,使通篇墨
色有浓有淡,如渴骥奔泉,更觉精彩动人。米芾用笔如画竹,喜“八面出
锋”。此帖用笔多变,正侧藏露,长短粗细,体态万千,充分体现了他“
刷字”的独特风格。结字也俯仰斜正,变化极大,并以欹侧为主,表现了
动态的美感。董其昌在《蜀素帖》后跋曰:“此卷如狮子搏象,以全力赴
之,当为生平合作”。
2)紫金砚帖:
米芾作。行书。此帖书法飘逸灵动,看似漫不经意,而更得浑然天成之神
韵,有“无心插柳柳成荫”之趣。这是米芾书法功力至深的成果。
3)论书帖:
米芾草书墨迹。米芾的草书虽不如他的行书那样气势开张,但也不同凡响。
这与他的为人学识有重要的联系。此幅草书,基本上是取法晋人,字里行
间流露出米芾书法颠放舒展的独特风格,从这幅草书中,我们可以看出米
芾在学习古人书法方面所下的功夫。
4)多景楼诗册:
米芾书。极为豪放,笔力雄伟,神采奕奕。诚如宋赵秉文所盛赞的:“此
册最为豪放,偃然如枯松之卧涧壑,截然如快剑之斩蛟龙,奋然如龙蛇之
起陆,矫然如雕鹗之盘空,乌获之扛鼎,不足以比其雄且壮也,养由基之
贯七札,不足以比其沉着痛快也。”见此册,可以使人想象出米芾当时挥
毫时“神游八极,眼空四海”的惊人气魄。
5)珊瑚帖:
行书。为其晚年所书。据帖后施光远跋,此帖为米书中铭心绝品。
6)研山铭帖:
纸本,行书,是米芾真迹精品中的代表作。米芾的行书成就最高。此帖下
笔倜傥纵横,跌宕多姿,不受前人成法的制约,抒发性情天趣,在他的大
字墨迹中,应推为上品。
7)向太后挽词:
小字行楷。纸本。是其五十一岁时所书。其结字介于行楷之间,笔法精炼,
正如前人所说:“研笔如铁,而秀媚之气奕奕行间,风华类得大令(王献
之)之神,是南宫得意笔。”米芾这样精致的小楷是极为少见的。
8)寒光帖:
淡黄纸本。行草书。是其四十一岁以前书写的。明董其昌在此帖的跋记中
写道:“老米此尺牍似为蔡天启作,笔墨字形之妙,尽见于此”。此帖书
法与一般常见的米字略有不同,其行笔时提处细若丝发,圆润遒劲,按处
中锋直下,沉着不滞;结字因势生形,行间丝带连绵不断,熟而不俗,险
而不怪,欹正相生,出乎自然。
9)三帖卷
米芾作。《三帖卷》计《叔晦帖》,《李太师帖》,《张季明帖》,均纸
本,行书。《三帖》合装一卷,为米芾行书中的精品。项元汴认为米芾此
帖书风于王羲之相近。米芾的书法的确得力二王最多。但与二王父子书法
又有不同,王羲之法度紧敛古质蕴藉内含;而王献之的笔致则是散朗妍妙,
俊逸姿媚。米芾的天资个性于王献之较为相近,所以,米芾的结体,用笔
中多可以见王献之的风骨。

5、宋徽宗赵佶(1082-1135)
他政治上昏庸,生活上荒唐,艺术上聪颖。北宋王朝因他而亡,但在艺术
上他是个天份极高的书画家,也是艺术活动的组织者和倡导者。他广泛收集民
间文物,特别是金石书画,命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等。他的
书法,早年学薛稷,黄庭坚,参以褚遂良诸家,出以挺瘦秀润,融会贯通,变
化二薛(薛稷,薛曜),形成自己的风格,号“瘦金体”。其特点是瘦直挺拔,
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联笔字
象游丝行空,已近行书。其用笔源于褚、薛,写得更瘦劲;结体笔势取黄庭坚
大字楷书,舒展劲挺。
其代表作品有:草书团扇、牡丹诗册
关于草书团扇:
书法作品的精品,也是他书法的代表作。他的草书精意娴熟,用笔多起以
侧锋,险侧跌宕而不失于露,奇趣横生而终有法度;线条极具变化之能事。
由于他精于绘画,故于章法的疏密配置,构图安排,皆能不精意处见精妙。
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草书成就,不在瘦金书以下。牡丹诗册赵佶
作。瘦金体书写的行楷。纵有行而横无列,疏密大小,相映成趣。宋徽宗
把楷书写成这一面目,对瘦硬的极端作了尝试,是有益的。不过由于走到
了极端,后人若仅取形似,不求变化,则难有新的突破。

九)宗唐宗晋的元代书法

自公元一二七九年元世祖忽必烈灭南宋,统一全国,至元顺帝北走塞外,凡
十一帝,历九十余年,是为元代。
元初经济文化发展不大,书法总的情况是崇尚复古,宗法晋、唐而少创新。
文宗天历初建奎章阁,专掌秘玩古物。元文宗常幸奎章阁欣赏法书名画,书法一
度出现兴盛局面。赵孟俯,鲜于枢等名家,是这一时期书法的代表。他们主张书
画同法,注重结字的体态。但元代书坛纯是继承晋唐,没有自己的时代风格,稍
后于赵孟俯的康里夔夔还有些变化,奇崛独出于元代书坛。
纵观元代书法,其成就大者还在真行草书方面。至于篆隶,虽有几位名家,
但并不怎么出色。这种以真、行、草书为主流的书法,发展到了清代才得到改变
。有元一代书风,仍沿宋习盛于帖学,宗唐宗晋,虽各有其妙,亦不能以一家之
法立于书坛,较之文学,绘画等艺术门类,尚显冷落无成得多。
主要代表书家有:赵孟俯、康里夔夔、鲜于枢、耶律楚材。
1、赵孟俯(1254-1322)
字子昂,号雪松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湖州(浙江吴兴)人。宋太祖子秦王
德芳的后裔。入元,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著有《
松雪斋集》。
赵孟俯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元史》本传讲,“孟俯篆籀分隶真
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赞誉很高。据明人宋濂讲,赵氏书法早岁
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
”,晚年师法李北海。此外,他还临抚过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
,集前代诸家之大成。诚如文嘉所说:“魏公于古人书法之佳者,无不仿学”。
所以,赵氏能在书法上获得如此成就,是和他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分不开的。
其代表作品有:仇锷墓碑铭、汲黯传、福神观记、胆巴碑、兰亭帖十三跋、
雪晴云散帖、洛神赋、妙严寺记等。
1)汲黯传:
赵孟俯作。小楷。他自称《汲黯传》得唐人遗风笔意,而清代冯源深评云:
“此书方峻,虽据欧体,其用笔之快利秀逸,仍从《画赞》,《乐毅》诸书
得来。”倪瓒也说:“子昂小楷,结体妍丽,用笔遒劲,真无愧隋唐间人。”
(引自《书林藻鉴》),用笔不下于智永,虞世南,得称一世之冠。
2)洛神赋:
赵孟俯作。行书。纸本。是赵氏四十七岁时所书。其书法运笔和间架出自王
羲之,书风清新妙丽,兼得《兰亭》、《圣教》两序的法度。元人倪瓒称此
卷“圆活遒媚”,并推赵为元朝第一书人。
原作现藏于天津艺术博物馆。
3)福神观记:
赵孟俯作。楷书。纸本,乌丝方格。全称《杭州福神观记》。是赵孟俯在元
延佑七年(公元一三二零年),六十七岁时所书。其书法结体宽博深稳,运笔酣
畅圆润,与《胆巴碑》,《仇公墓碑铭》相类。是赵书的代表作之一。
4)兰亭帖十三跋:
赵孟俯作。行书。纸本。
元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秋,赵孟俯由湖州乘船去北京,时至吴兴南浔镇,
独孤和尚送给他一卷五字已损本的《定武兰亭》拓本,喜之不尽,途次舟中
不断展阅此卷,多有书学心得体会,皆跋记于卷尾,计十三段,并自临《兰
亭》一过。这就是所谓的《兰亭十三跋》。后此件遭火毁,但有烧残本传世,
已流入日本。
赵孟俯此件是以自家笔法临《兰亭》,临得形神毕肖,生动自然,如见《定
武》本的原迹,堪称赵书中的精品。

2、康里夔夔(1295-1345)
字子山,号正斋,恕叟,又号蓬恕叟,蒙古族人。
《元史》本传称他:“善真行草书,识者谓得晋人笔意,单牍片纸人争宝之
,不翅金玉。”他的正书师法虞世南,行草书由怀素上追钟繇,王羲之,并吸取
了米芾的奔放,在当时趋赵孟俯妩媚书风的情况下,能创自己的艺术道路。明代
解缙说:“子山书如雄剑倚天,长虹驾海。”
康里夔夔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的杰出书法家特立于书坛,留下的墨迹不多,有
行草书《唐元缜行宫诗》,转折圆劲。其《渔夫辞册》,《草书述笔法》确有唐
晋风度。所写的李白《古风第十九首》诗,字体秀逸奔放,深得章草和狂草的笔
法。
其代表作品是:
1) 草书尺牍:康里夔夔作。草书。该信札极为精彩,虽草草不工, 却笔笔
合于法度。疏密欹正,随性所至。写到最后因语长而纸短,越写越密,甚至
字里行间时有添加补写,但并不觉得充塞拥挤,相反因字与行间能揖迎避让
而显得通灵透气,密而不闷。

3、鲜于枢(1254-1322)
字伯机,号困学山民,寄直老人,渔阳(今北京蓟县)人,官太常博士,赵孟
俯对他的书法十分推崇,曾说:“余与伯机同学草书,伯机过余远甚,极力追之
而不能及,伯机已矣,世乃称仆能书,所谓无佛出称尊尔。”二人书法当时并称
“二妙”。他的功力很扎实,悬腕作字,笔力遒健,同时代的袁褒说:“困学老
人善回腕,故其书圆劲,或者议其多用唐法,然与伯机相识凡十五,六年间,见
其书日异,胜人间俗书也。”(《书林藻鉴》)而书法家陈绎曾也说:“今代惟鲜
于郎中善悬腕书,余问之,嗔目伸臂曰:胆!胆!胆!”可见他敢于创新的精神。
他的楷书有《李愿归盘谷序》,现藏上海博物馆,笔法古朴,结体谨严,气魄恢
宏。行草有所写自作诗《大字诗赞》和《唐诗草书卷》,笔法纵肆,欹态横发。
其代表作品有:唐诗草书卷、临神仙起居帖
1)唐诗草书卷:
鲜于枢作。草书。笔法纵肆,欹态横发。他自己说过,写草书要把笔离纸三
寸,取其指实掌平虚腕法圆转,写出的字则飘逸飞纵,体态自能绝出,观其
草书,确有悬腕回锋之妙。
2)临神仙起居帖:
鲜于枢作。草书。这是他临写的杨凝式《神仙起居帖》手迹,一方面我们可
以对照原帖去发现鲜于枢在临帖时如何达到形神兼备的;另一方面,我们也
能体会到只有博临众帖才有可能独立门户的道理。

4、耶律楚材(1190-1244)
字晋卿,契丹族,辽东丹王突欲八世孙。《元史》本传记载他三岁而孤,母
亲杨氏抚养教育他,“及长,博及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数术及释老、医
卜之术,下笔为文,若宿构者。”卒后追封广宁王,谥号文正。他的书法继承了
唐宋颜真卿,黄庭坚书风,以端严刚劲著称。明人宋濂说:“耶律文正晚年所作
字画尤劲健,如铸铁所成,刚毅之气,至老不衰。”(《宋学士集》)
起代表作品是:
自书诗翰:耶律楚材作,行楷书。笔力遒劲,气宇轩昂,不拘于一点一画的
繁缛,呈现漠北泼辣雄劲之气。

十)由宋元上追晋唐的明代书法

明代自朱元璋崛起草莽。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至李自成攻克北京朱由
检自缢煤山,历二百七十七年。在这近三个世纪中,朝廷诸皇帝都很喜欢书法。
明成祖定都北京以后,即着手文治,诏求四方善书之士,充实宫廷,缮写诏令文
书等。明代帝王如仁宗,宣宗也极爱书法,尤其喜摹“兰亭”,神宗自幼工书,
不离王献之的《鸭头丸帖》,虞世南临写的《乐毅传》和米芾的《文赋》。所以
,朝野士大夫重视帖学,皆喜欢姿态雅丽的楷书,行书,几乎完全继承了赵孟俯
的格调。
明代象宋代一样也是帖学大盛的一代。法帖传刻十分活跃。其中著名的有常
姓翻刻《淳化阁帖》于泉州的《泉州帖》;董其昌刻的《戏鸿堂帖》;文征明刻
的《停云馆帖》;华东沙刻《真赏斋帖》;陈眉公刻苏东坡书为《晚香堂帖》等
。其中《真赏斋帖》可谓明代法帖的代表。《停云馆帖》收有从晋至明历代名家
的墨宝,可谓从帖之大成。
由于士大夫清玩风气和帖学的盛行,影响书法创作,所以,整个明代书体以
行楷居多,未能上溯秦汉北朝,篆、隶、八分及魏体作品几乎绝迹,而楷书皆以
纤巧秀丽为美。至永乐、正统年间,杨士奇、杨荣和杨溥先后入直翰林院和文渊
阁,写了大量的制诰碑版,以姿媚匀整为工,号称“博大昌明之体”,即“台阁
体”。士子为求干禄也竞相摹习,横平竖直十分拘谨,缺乏生气,使书法失去了
艺术情趣和个人风格。
明代近三百年间,虽然也出现了一些有造诣的大家,但纵观整朝没有重大的
突破和创新。所以,近代丁文隽在《书法精论》中总结说:“有明一代,操觚谈
艺者,率皆剽窃摹拟,无何创制。”

★其代表书家有:董其昌、文征明、祝允明、唐伯虎、王宠、张瑞图、宋克。

1、董其昌(1555-1636)
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出生在“二
沈”的家乡,自幼就受到书法艺术的熏陶。他曾自述学书经过说:“初师颜平原
《多宝塔》,又改学虞永兴,以为唐书不如晋魏,遂仿《黄庭经》及钟元常《宣
示表》、《力命表》、《还示帖》、《舍丙帖》,凡三年,自谓逼古,……比游
嘉兴,得尽睹项子京家藏真迹,又见右军《官奴帖》于金陵,方悟从前妄自标评。
”(《画禅室随笔》)由此可见,他对于古代名家墨迹是认真临摹的,在用笔用墨
和结体布局方面,能融会贯通各家之长,《明史·文苑传》称他:“始以米芾为
宗,后自成一家,名闻外国,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他的楷书用笔
有颜真卿率真之意,而布局得杨凝式的闲适舒朗,神采风韵似赵孟俯。草书植根
于颜真卿《争座位》和《祭侄稿》,并有怀素的圆劲和米芾的跌宕。书法至董其
昌,可以说是集古法之大成,“六体”和“八法”在他手下无所不精,同时他又
善于鉴赏,品题书画虽片语只字,也被收藏家视为珍宝。包世臣在《艺舟双楫》
也说:“书家神品董华亭,楮墨空元透性灵。除却平原俱避席,同时何必说张邢。”
★其代表作品有:白居易琵琶行、草书宋词卷、烟江叠嶂图跋、临怀素自叙
帖、草书诗册等。
1)白居易琵琶行:
董其昌书。他的草书很少,且不甚好。此卷前人曾说是“笔势纵横,神气飘
逸,出入张,素之间。”他自己说“白太傅(白居易)琵琶行,恨不逢张伯高
之,余以醉素笔意仿佛当时清狂之状,白相似不?”现在看来,此卷虽系学
张、素,实则姿态秀逸,笔力不足,仍是他自己的本色。
2)草书宋词卷:
董其昌作。草书。该作品极富清远散淡的情致。用笔清疏,流畅,意境深远,
似信手写来,实则笔法严谨,一丝不苟,孕神采于笔墨之中,使行笔具在法
度之内,而无雕琢的痕迹。
3)烟江叠嶂图跋:
董其昌作。草书。以淡墨入书,浓淡兼施,加上流畅的行笔,空灵的行款,
那种淡雅幽静的书法,的确将人们带入一个超越尘世的意境中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8)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