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调也可重弹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揣支毛笔漂四海.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在我的故乡,几乎每家每户的宅院里都有腊梅。喜欢腊梅,是受母亲的影响。母亲爱腊梅,春节前夕,院里的腊梅树结满了花蕾,她剪下几支,插在瓦罐里,喂以一瓢清水,放在灶头上。这是因为生火做饭,灶头暖和容易催开腊梅。清楚地记得,童年时代的春节,我家的堂屋里摆着一盆水仙,一罐腊梅。水仙的芬芳和腊梅的淡雅交织在一起,相映生辉,满屋春意,,满室飘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故乡多花,叫得出名的有桃花、杏花、月季、荷花、菊花、腊梅、凤仙花、鸡冠花-----,更多的是叫不出名的野花。在这众多的家花野花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被称为凌波仙子的水仙花。故乡的水仙其貌不扬,那类似洋葱的根茎零星地分布在屋前宅后,没有人专门去伺候它,关心它。它只是默默地生长着,摄天光之云影,取日月之光华,采春华之灵氛,集秋实之甘露。到了秋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6-08-18 13:46:08)
《菊庐》是我赋予故乡故居的名字。之所以起这名字,是因为在我的记忆中,我家的老宅是面朝正南的三间茅屋,屋前的水桥边有一棵合抱的杨柳,树下有一丛野菊花,到了秋天,菊花盛开,一片金黄。我喜欢她那淡淡的幽香,喜欢她朴实无华的外表,更喜欢她在秋风中款款舞动的丰韵。当然那时候一片混沌的我,还不懂得“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的意境。及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时下,老夫少妻并不鲜见。
我有一位画家朋友,文革中被打成牛鬼蛇神,先被关进牛棚,后被遣送乡下劳动改造。妻子和他划清界限,带了孩子和他分道扬镳。劳改中,画家遇到一个因文革发生停止高考参加劳动的高三女学生。女学生非常仰慕画家的才华,拜他为师学画。画家被其执著的精神感动,悉心施教。几年后,女孩画得一手好画,
文革结束,画家返回美院任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感情不和,没有共同语言。
*男人没有家庭责任感,对孩子教育缺乏耐心。
*男人缺乏修养,语言粗鲁,行为草率。
*男人上不了厅堂,下不了厨房。
*男人懒惰,大男子主义,不做家务,油瓶跌倒不扶一下。
*男人实施家庭暴力。
*男人花心,沾花惹草。
*男人没本事,不会挣钱。
*男人好赌,成天搓麻。
*男人好玩,下棋、打牌。
*男人没有情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贵州,开门见山,出门爬坡。这是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的一个山坡上。一个中年男子在用镢头开荒。每一镢头下去,都会崩出一串火花,翻出一捧石子。他俯下身子,把石子儿一个个拣起,堆在一边。在他的身后,两行脚印,一片红土。豆大的汗珠滴在脚下的红土上,古铜色脊背上的汗珠汇成两条小溪,在阳光下闪着光亮。开荒播下希望,收获十月的金黄。他专心致志地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游浙江千岛湖,其中有一岛名:锁岛。岛上有一条硕大的盘垣全岛的铁链,上面是密密麻麻的连心锁。大凡来此岛上游览的夫妻、情侣,都要买两把锁,交叉锁在一起,然后把钥匙投入湖里。谁也没有钥匙,谁也打不开锁,两颗心锁在一起,直到永久。非常富有创意,非常富有诗意。在这不同凡响的创意中,卖锁的店家生意兴隆。在这缠缠绵绵的诗意中,幸福的情侣一脸阳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据中国新华网报道,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知名性学专家李银河,受江苏电视台“七夕东方情人节”文化论坛邀请,于7月21日在南京做了一场讲座。据南京某媒体报道:在这场讲座上,李银河为“多边恋”、“一夜情”、“乱伦”等现在还不为中国大众所接受的敏感问题“正名”,其观点前卫得令观众瞠目结舌。据报道,其主要观点是:“爱”是贵族的专利.李银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认识她,缘于她国内的朋友托我们夫妇给她捎东西。她的住所离我们家有开车半小时的距离。她来自燕赵原野,十五年前,已经离异的她带着上小学的女儿来到了举目无亲的美国。她把带来的为数有限的钱在一个房东家里租了间小房,安排好女儿上学后,立即开始打工。先是在餐馆刷碗端盘,然后干过包装工、织衣工、家政、保姆,工作换了五六种,挣得总是一份最低收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她是我夫人在英语学校认识的朋友。第一次见到她,是我第一次来美国休假期间,确切地说是在三年前。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正午睡,电话铃响,夫人接了电话告诉我,有夫妇俩来访,那男的喜欢文学和书法,要和我切磋一下。在异国他乡遇到文学知音,自然高兴。我连忙起来准备泡茶待客。俄顷,响起门铃声。门开,进来两人。女的三十出头,眉清目秀,身材窈窕,[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
[26]
[27]
[28]
[29]
[3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