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雨生清晓,孤灯带夜寒。临窗思断梦,低首忆雕栏。湖月应仍好,松香料未阑。依依未名水,最解独盘桓。[
阅读全文]
四十多年前,我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大学生,喜欢读、写古文诗。写了诗当然希望有懂的人来评论。常被我缠着读、评我的古文诗的,是我的同乡,北大外国哲学所研究生朱正琳。朱正琳比我大近二十岁,对我很严格,几乎从不夸奖。有一次我游长城回来,赋诗一首“不尽长城上,将军烽火惊。抚石寻箭迹,望野笑胡兵。宜是封侯处,却生恨晚情。丈夫生汉代,麾下[
阅读全文]

托马斯·詹姆斯·海兰德(ThomasJamesHyland)是一个飞行员,却爱书如命。据他的子女说,他一生可能花了百万美元买书,死后留下六万三千本。他活了八十七岁,下葬时,还在棺材里带了两本书。海兰德读书绝不是为了工作;他是个美联航的客机机长,干那工作用不着读书。
海兰德的一生颇为传奇。他于1916年出生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一个穷人家庭,中学功课[
阅读全文]

在今天的欧美,不少“左派”将“平等”大旗高举于一切道德之上,似乎一切“不平等”都是不道德,越平等,就越道德。他们所谓的“进步”就是向着“绝对平等”迈进。这些“左派”的“进步”举措中,有一条就是取消大学按学生成绩择优录取,理由是学生的家庭背景、生长环境不一样,用SAT,ACT这些考试的分数来决定录取,对生[
阅读全文]

近年来美国朝野开始意识到中国正在成为美国最大的敌手,于是逐渐将冷战期间对苏联的一套“抑制”战略战术用来对付中国。其中最狠的一招,就是禁止高端芯片出口中国。高端芯片看似并非武器,但其实却是现代高科技武器中最关键的成分。所以美国的禁令,的确是出于国防考量,而不是简单的商业战略。这样的“高科技出口限制”倒不是美国人的首创。[
阅读全文]

“船頭小唄”为日本著名童谣、民谣作词家与诗人野口雨情(1882-1945)作词,中山晋平作曲,于1921年写成;曾作为电影《雨情物語》(1957)的主题歌。这首民谣词、曲都非常优美,在日本长盛不衰,一直有著名歌唱演员在不断演唱。我最喜欢的,是中国人民熟悉的电影演员和歌唱家、在电影《远山的呼唤》中与高仓健搭档扮演女主角的倍赏千惠子的演唱。下面[
阅读全文]

身在美国,似乎应该懂点法律,所以我有时也听点普及法律常识的书。一般来说,法律是比较枯燥的,但有时也会听到些令人捧腹的轻松内容。斯坦福大学法律教授劳伦斯·佛莱德曼(LawrenceM.Friedman)在他的有声书《美国法律往事》(TheAmericanLegalExperience)中有关美国婚姻法变迁的部份,讲述了这么段滑稽的历史。中国人常嘲笑美国的法律拘泥于形式。佛莱德曼教授却[
阅读全文]

东邻闻犬吠,西舍望烟飞。十载言谈阙,三生道路违。冬深怜院草,天冷惜阳晖。独共沧桑语,清茶掩户扉。[
阅读全文]

常常听到有人担心AI会取代人类。我认为这是杞人忧天。只要明白了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就能理解AI取代不了人类。所有生物都由细胞组成,能够独立地从外界环境获取能量并进行新陈代谢,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发展和繁殖后代。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所有高级生物都是由低级生物进化而来。从最低级的单细胞生物到人类,这一进化过程历时约35亿年。AI不过是计算机的一[
阅读全文]

莎士比亚的这首小诗,是对永恒的美的热烈歌颂。以夏日做陪衬、比较,彰显超越自然的永恒的美。咋读会误以为诗人是在讴歌自己的情人:情人眼里出西施,把自己的情人看做尽善尽美。细读会发现,莎士比亚极其高超地使用“模糊”手法,先是让读者以为诗中的“你”是诗歌叙述者的情人,在将“你”跟夏日比较的过程中,指出现实中的夏日的美既有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