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我读了七年中学(7)一生最好的朋友郭进军(2018年我与郭进军,在母校参加班主任唐启金老师百岁寿辰庆典时合影)郭进军是我一生最好的朋友。读初二时,他和杨利生两人一起从三班调到二班。我是从湖北大学附中合并到华师一附中后,分到二班来的。我与郭进军相识相知源于杨利生。1959年9月1日报到后,杨利生与我住读,分到同一个寝室,他睡上铺,我睡下铺。他读[
阅读全文]

二、我读了七年中学(6)一生最好的朋友李小怀1958年,我在首义路小学毕业,被保送到刚刚创办的与华中师大一附中(以下简称华师一附中)一墙之隔的湖北大学附中。一年后,仅有两个班学生的湖大附中被合并到华师一附中,我被分到二班。后来,与班上的李小怀、杨利生和郭进军成了好朋友。郭进军家住学校附近的湖北省高级法院宿舍。我们三人住在初中男生宿舍楼。([
阅读全文]

二、我读了七年中学(5)重读高二,遇到了我的佟丽娅休学一年后,回学校重读高二,被分到65(2)班。不期然遇到了我的“佟丽娅”。报到那天,学校团委书记蔡清萍老师找我谈话说,二班原来的团支部书记陈全群同学,是我们学校唯一的学生党员,年龄较大。为了保证她将来能考上大学,学校团委准备让我当团支部书记。那两年我当团支部书记,不仅锻炼了我的社[
阅读全文]

二、我读了七年中学(2)为了赚学费,暑假去打工在华中师大一附中读初二时,每学期学杂费3.5元,书本费4元,住宿费3.5元,每月伙食费8.1元。我的父亲月薪才50多元,要负担一家六口人(祖父、父母亲、还有我们兄弟三人)的日常生活支出,可谓入不敷出,捉襟见肘。于是,我从初一开始,每年暑假都去打工。实在想不到,因了一篇《寒冬腊月,我与姐夫去挖藕》,与高中[
阅读全文]

二、我读了七年中学(3)因病休学一年1961年,我考取了华师一附中高中,正值青春年少时。虽然不能与老一辈革命家青年时代“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英雄气概相比,但我们强烈的爱国激情却溢于言表。当时中国共产党连续发表了著名的“九评”,批判前苏联共产党。学校广播站经常宣传,政治课老师课堂上解读中国共产党“防修、反修&rdq[
阅读全文]

二、我读了七年中学(2)高中班主任唐启金老师1961年7月,初中毕业,参加武汉市中考,我们四个好朋友全部考取了华师一附中高中。而且我们都分在了高一(2)班。班主任是唐启金老师。(右起前排郭进军、李小怀,后排杨利生、李培永读高一时合影)唐老师正值不惑之年,年富力强,教我们俄语,他还精通英语和日语,专业功底札实,学养深厚,教法灵活,我们学得轻松[
阅读全文]

沉痛悼念老同学许中惊悉老同学许中因突发急重病医治无效,不幸于4月12日21时10分,永远离开了我们,不胜悲痛!痛定思痛,远隔重洋,不能亲赴武汉为老同学送行,只能用文字来表达无尽的哀思!我与许中七岁时,到武昌城里通湘门旁边的老关庙小学读书,被分在同一个班,而且,我们两人放学后,出校门都是向左转,再沿着土城墙根走到张之洞路口才分手,他继续直行走[
阅读全文]

二、我读了七年中学(1)我在华师一附中读初中1958年7月,我在首义路小学毕业,被保送上了湖北大学附中。9月1日报到后,才知道“湖大附中”只有两个班的学生,没有教室,与大学生在同一栋教学楼、同一层楼上课。初一学生十二三岁,活泼好动,课间十分钟“闹”得一层楼不安宁。尤其是晚自习,只要老师离开教室一会儿,就闹翻了天。严重影响了大学师生[
阅读全文]

闲话人生(240)天行有常,人生有序《荀子·天论》原文: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脩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一句话管总,“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人生有序,循“序”而行则“顺”。2025年,我已走到人生的耄耋之年。曹操曰“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耄[
阅读全文]

先说几句心里话,自从2018年3月,学会在《文学城》的博客上发表文章,七年来,已经写了899篇,加上这一篇刚好900篇。累计点击率一百多万,忝列“热门博主”。著名热门博主闫润涛生前所有文章都读过,只能望其项背,但我始终在努力。有朋友建议我把已经发表的文章系列化,于是,我开始整理了。名之为《我的人生八十年》。一、从记事之年到小学毕业(1)通湘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