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统复兴社印尼抗日之风雨
台北国史馆收藏的一份档案卷宗,为我们揭开了一段军统人员于太平洋战争期间在荷属东印度(现印度尼西亚)抗战的往事。下面,便是根据这份档案,为我们展示出来的军统在当地华侨中推动和开展抗日活动的风风雨雨,以及相关人员死亡和获得中国军方抚恤褒扬之始末。其中所揭示的,也是在当时的西方殖民地开展抗日活动的复杂性及其命运。
[
阅读全文]

战时婆罗洲华侨抗日及殉难名单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英属婆罗洲(即沙捞越王国和北婆罗洲)的华侨,在出钱出力甚至出人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之时,就曾经由中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建议在这里设立华侨义勇军。该建议得到最高当局军事部门的首肯,尚未付诸实施,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婆罗洲被日军占领。北婆罗洲(即现在东马的沙巴)华人不[
阅读全文]

1941年之前南非华侨概况(下)
南非华侨概况调查报告(续)
资料来源:《南非华侨概况调查报告》,国史馆,典藏号:020-032104-0010
[
阅读全文]

1941年之前南非华侨概况(上)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海外华人积极支持抗战,出钱出力,还有人返回祖国参战。在此期间,由于侨居国和地区对待华人的各种政策,也对当地华人的生活和经营产生了不利影响。国民政府侨务和外交部门也加强了对这些华侨众多的国家和地区的联络,积极交涉,为其争取权利,保护利益。与此同时,驻外机构也秉承国民政府的指示,着[
阅读全文]

民国粤人赴澳留学档案汇编(百八五):香山吴光扬
香山库充村
生于一九○九年七月十五日的吴光扬(JohnnyWarKee),香山县库充村人,是前面提到的吴光宜(ArthurSueKee)[1]的堂弟和吴光荣(JamesSueKee)[2]的堂哥。他的父亲吴和基(WarKee,或者写成WahKee),一八六七年出生[3],大约在一八九四年左右,与他的兄长吴肇基(SueKee)[4]一起从家乡奔赴澳大利亚谋生。与许多当年的香山乡亲一样,[
阅读全文]

1941年之前大溪地华侨概况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海外华人积极支持抗战,出钱出力,还有人返回祖国参战。在此期间,由于侨居国和地区对待华人的各种政策,也对当地华人的生活和经营产生了不利影响。国民政府侨务和外交部门也加强了对这些华侨众多的国家和地区的联络,积极交涉,为其争取权利,保护利益。与此同时,驻外机构也秉承国民政府的指示,着手编[
阅读全文]

抗战期间越南华侨中殉难的军统局人员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海外华侨出钱出力,也有很多人返回中国,奔赴前线,是支持抗战的重要力量。越南华侨便是其中之一。1938年,汪精卫逃往法属安南(越南)首府河内,准备降日,成立南京傀儡政权,军统局奉命对其刺杀,军统局特工就是在当地华侨的大力掩护下,实施这一行动。此举也表明,军统局早在此前就在当地华侨中展开[
阅读全文]

民国粤人赴澳留学档案汇编(百八四):香山侯北胜
香山龙头环村
香山县龙头环村的侯北胜(BuckSing),是宣统二年(一九一○年)五月八日出生,但在填表时在英文页上则写为一九○九年,最后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馆在护照上采用的也是后面这个出生年份。从后面引出的一些事实来看,中国总领事馆的选择应该是接近事实的。
一九二三年六月一日,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省(Queen[
阅读全文]

1943年之前伦敦华侨概况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海外华人积极支持抗战,出钱出力,还有人返回祖国参战。在此期间,由于侨居国和地区对待华人的各种政策,也对当地华人的生活和经营产生了不利影响。国民政府侨务和外交部门也加强了对这些华侨众多的国家和地区的联络,积极交涉,为其争取权利,保护利益。与此同时,驻外机构也秉承国民政府的指示,着手编制[
阅读全文]

1941年之前的利物浦华侨概况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海外华人积极支持抗战,出钱出力,还有人返回祖国参战。在此期间,由于侨居国和地区对待华人的各种政策,也对当地华人的生活和经营产生了不利影响。国民政府侨务和外交部门也加强了对这些华侨众多的国家和地区的联络,积极交涉,为其争取权利,保护利益。与此同时,驻外机构也秉承国民政府的指示,着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