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军团博物馆5 十七世纪荷兰艺术
--2025旧金山的小日子系列84
杭州阿立
2025年8月11日
书接上集: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2791/202508/7223.html
接着进去的展厅是画廊。
十七世纪荷兰艺术:
十七世纪荷兰艺术介绍:
Christ at the Column(柱子旁的基督):
彼得·德·格雷伯 (荷兰,约1600年-约1653年)
《柱子旁的基督》,1632年
木板油画
博物馆购藏,米尔德里德·安娜·威廉姆斯收藏,亨利·S·威廉姆斯遗赠基金,以纪念H·K·S·威廉姆斯 1995.51
在16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反抗天主教西班牙的起义之后,荷兰共和国当局容忍宗教多样性,但只允许新教徒公开信奉他们的信仰。这幅彼得·德·格雷伯的画作可能悬挂在他家乡哈勒姆由天主教社区建立的宗族教堂之一中。德·格雷伯本人是天主教徒,他将基督的苦难和谦卑铭刻于纪念碑之上。 基督脚下的鞭子和他身上的血迹暗示着他在被钉十字架前所遭受的鞭笞。从细长的身影中散发出的光芒引发了虔诚的沉思,将注意力引向每一个栩栩如生的细节。
Portrait of a Lady(贵妇肖像):
Frans Pourbus the Younger,Flemish(小弗朗斯·普尔布斯,佛兰德斯,1569-1622)
《贵妇肖像》,1591年 木板油画
《贵妇肖像》是小弗朗斯·普尔布斯的非凡杰作,完成于他进入安特卫普画家行会的那一年,之后他在欧洲各地成功地成为了一名宫廷肖像画家。普尔布斯以严谨的写实主义描绘了这位身份不明的54岁女子,她的五官与精心打造的浆洗皱领和软帽结构相映成趣。她身着饰有蕾丝的锦缎连衣裙,散发着高贵优雅的气质。普尔布斯的父母都是画家,他早年就凭借这幅引人入胜的肖像画及其一对肖像展现了他对绘画的精湛技艺,其中一对肖像画与这位女士的丈夫相似,现藏于私人收藏中。
阿立注:关于Flemish,谷哥和度娘各有说法,摘录于下:
按谷哥:Flemish是Southern Netherlands(南荷兰)。
按度娘:Flemish佛兰德斯(荷兰语:Vlaanderen,英语:Flanders),又译法兰德斯,意为“泛水之地”,是西欧的一个历史地名,泛指位于西欧低地西南部、北海沿岸的古代尼德兰南部地区,包括今比利时的东弗兰德省和西弗兰德省、法国的加来海峡省和诺尔省、荷兰的泽兰省传统意义上,佛兰德斯(法兰德斯)包括法国北部和荷兰南部的一部分。但现今的法兰德斯,并不代表一个特定的行政区域,而只是一个文化概念上的区域(比利时王国的北部地区),人口主要是弗拉芒人,说荷兰语(又称弗拉芒语)。
River View of Nijmegen with the Valkhof(奈梅亨河景与瓦尔霍夫):
Salomon van Ruysdael(萨洛蒙·范·雷斯达尔,荷兰,约1600-1670)
《奈梅亨河景与瓦尔霍夫》,1648年
布面油画
瓦尔霍夫是一座建于古老地基上的中世纪堡垒,位于荷兰城市奈梅亨,靠近德国边境。萨洛蒙·凡·雷斯达尔的视角很可能基于他友好竞争对手扬·凡·戈因更为柔和的画作。在这幅画中,明亮的色彩描绘了翻滚的云朵和倒映在水面上的柔和光线,渔船和渡轮平静地穿插其中。这幅风景画创作于1648年,当时荷兰共和国刚刚脱离西班牙独立,描绘的是一个荷兰人自豪地将其祖先巴达维亚人反抗罗马帝国的胜利起义与此联系在一起的地方。
The Calling of Saint Matthew(圣马太的召唤):
马蒂亚斯·斯托默 (荷兰,约1600年-1650年后)
《圣马太的召唤》,约1629年 布面油画
博物馆购藏,罗斯科和玛格丽特·奥克斯收入基金 1986.27
马蒂亚斯·斯托默抵达罗马后不久就完成了这幅雄心勃勃的作品,在那里他亲眼目睹了卡拉瓦乔对同一主题戏剧性的明暗对比。左侧,基督转身挑战罗马税吏利未(后来被称为马太)跟随他。受惊的利未身穿蓝色和红色的衣服,在视觉上将他与基督联系起来,准备起身离开他的同伴,他们正忙着称重和记录硬币付款。斯托默的《圣马太的召唤》是对卡拉瓦乔原型的直接回应,同时也融入了他从乌得勒支的同时代人那里学到的关于意大利艺术趋势的经验教训。
Fruit and Game(水果与野味):
Jan Fyt, Flemish(扬·菲特,佛兰德斯,1611-1661)
《水果与野味》,木板油画 约1640-1650年
扬·菲特在他的家乡安特卫普接受过动物画家的培训,并创作了大量作品。安特卫普是重要的商业中心,他在那里与著名的收藏家建立了联系。这幅装饰性静物画展现了他描绘纹理变化的卓越才能,从鹧鸪的薄纱羽毛到野兔皮毛的鬃毛。菲特的藏品还包括从地中海进口的柠檬和一个青花瓷碗,后者在17世纪从景德镇窑炉大量出口。瓷器,对欧洲人来说是一个技术谜团,如今却成为一种珍贵的商品,以及与世界遥远地区联系的象征。
Portrait of Joris de Caullery(乔里斯·德·考勒里的肖像):
Rembrandt van Rijn,伦勃朗·凡·莱恩,荷兰人(1606-1669年)
《乔里斯·德·考勒里的肖像》,1632年
布面油画,裱于木板上。罗斯科和玛格丽特·奥克斯收藏
乔里斯·德·考莱里是海牙的一位旅店老板,他当时是该市武装步兵卫队的一名军官,为伦勃朗摆造型。这位年轻的艺术家在阿姆斯特丹的职业生涯初期,在为海牙荷兰首席治安法庭工作时遇到了德·考莱里。伦勃朗画了一位手持火枪的民兵,这是德·考莱里为公民参与感到自豪的一种象征。一束光线投射在他的身体上,使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他的表情上。这幅肖像画栩栩如生,展现了伦勃朗捕捉人物个性的独特能力。
阿立注:Rembrandt van Rijn,伦勃朗·凡·莱因是欧洲巴洛克绘画艺术的代表画家之一,也是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绘画的主要人物,被称为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在2004年票选最伟大的荷兰人当中,他排名第九,次于第八的安妮·法兰克。 他所处的年代被称为荷兰黄金时代,荷兰的科学艺术与商贸成就达到顶峰。
The Tribute Money(贡金):
《贡金》,木板油画(约1610-1615)by Peter Paul Rubens, Flemish, 1577-1640 (彼得·保罗·鲁本斯,佛兰德斯,1577-1640)
彼得·保罗·鲁本斯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学者和外交家,在欧洲各地的宫廷中成就了卓越的职业生涯。在这幅早期画作中,他巧妙融合的笔触、绚丽的色彩和富有表现力的人物,将一段引人深思的圣经经文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为了迫使基督反对民法或宗教法,犹太长老们问他是否应该向他们的占领者罗马人纳税。在这里,基督在一枚金币上展示了皇帝的肖像,并指向天空,说道:“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上帝的物当归给上帝。”
按度娘: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年6月28日—1640年5月30日),教名伯多禄·保禄·鲁宾斯,17世纪佛兰德斯画家,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外交使节。鲁本斯是佛兰德斯画家,是巴洛克画派早期的代表人物。鲁本斯出生于德国锡根,在他的父亲去世后,12岁的鲁本斯跟随母亲回到了西班牙统治下的家乡安特卫普,并在那里接受了天主教洗礼。而宗教也成为鲁本斯画家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个主题。
下面两幅大作也是彼得·保罗·鲁本斯的作品:
Portrait of Sara Breyel(萨拉·布雷耶尔肖像):
《萨拉·布雷耶尔肖像》,木板油画 by 彼得·保罗·鲁本斯,约1611年
萨拉·布雷耶尔的肖像与其丈夫罗吉尔·克拉丽丝的肖像相得益彰,都展现了克制与财富的共通之处。两位画中人都穿着老式浆洗的衣领和朴素的羊毛服装,但萨拉的手镯和金色纽扣,与罗吉尔的毛皮镶边斗篷一样,彰显着她奢华的品味。她手中的手帕——以迅捷而自信的笔触构成——代表着家族财富的来源:丝绸贸易。这对夫妇通过资助西班牙大公青睐的方济各会,提升了他们在安特卫普的社会地位。布雷耶尔的家徽是由另一位艺术家添加的,但与这幅肖像同时代。
Portrait of Rogier Clarisse(罗吉尔·克拉丽丝的肖像):
《罗吉尔·克拉丽丝的肖像》木板油画 by 彼得·保罗·鲁本斯(约1611)
这幅肖像画是彼得·保罗·鲁本斯受西班牙南尼德兰总督宫廷外一位赞助人委托创作的罕见作品。画中描绘的是罗吉尔·克拉丽丝,他是鲁本斯在安特卫普的精英社交圈成员。克拉丽丝是一位富商,他和他的父亲在这个繁华的港口城市建立了利润丰厚的丝绸贸易生意。鲁本斯刚从意大利归来,画中克拉丽丝的姿态庄重威严,其灵感源自拉斐尔创作的文艺复兴时期传奇教皇朱利叶斯二世肖像画,鲁本斯曾在罗马仔细研究过这幅画。
Susanna and the Elders(苏珊娜与长老):
琼·范诺特(荷兰,约1620年 - 约1675年)
《苏珊娜与长老》,布面油画(约1670年)
在《旧约》中,这幅画中畏缩的裸体女子苏珊娜在她私人花园中沐浴时,被两位长老偷窥和搭讪。当她拒绝他们的性要求时,他们指控她通奸,但虔诚的以色列人丹尼尔发现了他们的谎言并救赎了她。与伦勃朗圈子里的其他人一样,琼·范·诺特的绘画部分基于真人模特的素描。苏珊娜的身体表达了她情感上的不适,一只手抵挡着那些好色的男人,而她则用交叉的双臂遮住自己。范·诺特生动的笔触和柔和的肤色反映了彼得·保罗·鲁本斯风格的持久影响。
The Holy Family(圣家族):
雅各布·乔丹斯
(弗兰德斯,1593-1678)
《圣家族》木板油画 by 雅各布·乔丹斯(约1620年)
年轻的圣母玛利亚用双臂环抱着婴儿基督,她的丈夫圣约瑟夫和母亲圣安妮亲密地倚在他们身上。雅各布·乔登斯运用粗犷的笔触和温暖的色彩,描绘出栩栩如生的人物,仿佛与观者的目光相遇。他们的活泼与场景所传达的严肃信息形成鲜明对比:基督的花环预示着他在受难时将被迫佩戴的荆棘冠冕,而他手中的念珠上悬挂的十字架则象征着这一点。此外,天使手持的葡萄象征着基督的祭祀之血,在天主教仪式中,人们以葡萄酒的形式来尊崇他。
The Crowning of Mirtillo(米尔蒂洛的加冕):
《米尔蒂洛的加冕》,布面油画 1650年 by Ferdinand Bol(费迪南德·波尔,荷兰,1616-1680)
伦勃朗的得意门生费迪南德·博尔以明亮的色彩描绘了这幅出自荷兰流行的意大利戏剧的片段。这部悲喜剧以田园诗般的荒野为背景,讲述了牧羊人米尔蒂洛与仙女阿玛瑞莉丝的禁忌之恋。左边的米尔蒂洛伪装成少女,与阿玛瑞莉丝的侍从们进行接吻游戏。在这对恋人热情地亲吻之后,阿玛瑞莉丝为米尔蒂洛加冕为胜者。在阿玛瑞莉丝的随从中,博尔画了一位皮肤黝黑的女性,其灵感可能来自阿姆斯特丹黑人社区的一位真实成员。尽管在荷兰共和国奴隶制是非法的,但画家们经常将黑人描绘成白人臣民的仆人。
The Thunderstorm(雷雨):
《雷雨》1641年 布面油画 by Jan van Goyen (扬·凡·戈因,荷兰, 1596-1656)
扬·凡·戈因在荷兰独特的风景画传统的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以近乎单色的色调描绘了低地平线的自然主义场景。在这幅异常巨大的画作中,他展现了自然界的磅礴力量,帆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迎风破浪。凡·戈因交替描绘乌云与穿透云层的金色光芒,运用大胆抽象的笔触,描绘出划过天空的闪电。在海上贸易带来的经济繁荣时期,凡·戈因推广了当地风景,这片土地是荷兰共和国争夺西班牙主权的危险之地。
The Marriage of Tobias and Sarah (The Marriage Contract):
《托比亚斯与莎拉的婚姻(婚姻契约)》布面油画 约1673年 by Jan Steen (简·斯蒂恩,荷兰,1626-1679)
在这幅圣经场景中,虔诚的犹太人托比特的儿子托比亚斯在乡间别墅里迎娶了莎拉,向日葵花环下。向日葵是从美洲进口的,象征着忠诚。托比亚斯站在天使拉斐尔身旁,象征着信仰,目光投向天堂。旁边,新娘的父母正在审阅由公证人起草的婚约、一位当代人物以及艺术家的自画像。斯蒂恩将这个故事转化为对荷兰家庭国际化生活的探索,家中摆放着从殖民企业中淘来的商品:土耳其地毯、中国瓷器和印花棉布,这些商品都由荷兰东印度公司广泛交易。
Portrait of Marie-Claire de Croÿ, Duchess of Havré, and Son:
《玛丽·克莱尔·德·克罗伊(阿弗雷公爵夫人)及其儿子的肖像》
布面油画 1634年 by Anthony van Dyck, Flemish (安东尼·凡·戴克,佛兰德斯,1599-1641)
安东尼·凡·戴克以其精湛技艺享誉国际,曾是英格兰国王查理一世的首席画家。在短暂返回南尼德兰期间,他创作了这幅庄严的玛丽-克莱尔·德·克罗伊肖像。德·克罗伊声称拥有祖传的贵族头衔,这促使西班牙国王于1627年册封她为阿弗雷公爵夫人。因此,凡·戴克将她描绘成身着宽松长裙、戴着蕾丝领子,并模仿布鲁塞尔宫廷当时的流行款式。她身旁身着华服的男孩很可能是她的儿子菲利普-欧仁。凡·戴克这幅色彩丰富的宏伟双人肖像,彰显了他赋予画中人物的威严气势。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下集《荣誉军团博物馆6 18世纪英国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