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父母都会面临这样的时刻:孩子逐渐长大,进入了人生的一个新阶段,而我们作为家长,却不再能轻易地为他们指点迷津。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找到适当的方式给予支持,成为了每个父母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写了很多,但仓促难成章。过一段时间再写亲子吧。
有的孩子外向热情,有的孩子则像是一株林中小花,对风吹草动都格外敏锐。
有这么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深度关系不在于付出与回报,而在于接纳与共鸣。”也许,对孩子最重要的,不是帮他解决所有问题,而是接住他的情绪,哪怕一时无解。
这些年来,市面上流行用经济学来分析情感问题,我总觉得,那些理性精算的公式里,少了点什么。少了那种无条件打磨《爱的艺术》的心甘情愿。
如果你身边也有一个像“小林黛玉”一样的孩子(不分男女),那你要做的功课可能不少。当然如果你没做,孩子也还是能长大——只是,可能要多花很多年自我疗愈。做父母的多做些功课,孩子就能少一些那样的“绕远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