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许定财心

许许定财心 - 财自在心自由
正文

《My Money Journey》读书笔记(四):当财务自由遇上“人生的北极星”

(2025-07-11 20:52:54) 下一个

《My Money Journey》读书笔记(四):当财务自由遇上“人生的北极星”

在这本多是“节俭+规划”风格的书里,居然还藏了一篇看起来像“许愿成功学”的故事。

一位男作者,在49岁经历婚姻结束之后,决定对未来做一个许愿。他列了一个很具体的清单:
十年后要实现财务自由;希望遇见新的伴侣——不仅性格匹配,还包括了外貌细节,比如黑发、深色眼睛;还希望生活状态更加自由舒适。

你猜怎么着?十年过去,他几乎一条一条地“对上了”。

说实话,刚读到这里我有点惊讶——毕竟这本书前面写的都是“算利率、控支出、稳投资”,怎么忽然来了个许愿玄学?但仔细一想,其实这故事也蛮经典的:很多人都有过“写愿望清单”的经历,只是他恰好坚持得久、又走对了方向。

而且这本书里不止一篇提到“clarity matters”(清晰的目标是关键)——无论是财富目标、职业选择,还是生活伴侣。你越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越容易识别出机会;越愿意承认自己的渴望,越不怕朝它靠近。

许愿是在对宇宙下订单,也是在对自己下承诺:当一个人真心渴望,并持续关注某个目标时,行动和判断也会默默靠近那个方向


我也有很多“心想事成”的经验

说起来,我自己其实也走过很多“靠愿景前行”的路。

我的性格是典型的 NFP——靠愿望驱动,而不是靠流程管理。相反,我身边也有一些非常“实干型”的,比如老谱,他几乎是ISTJ的代言人: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作息规律,踏实过日子,不幻想、不偏离、不懈怠。

而我需要的是一个足够远、足够大的目标。那种像李飞飞所说的“人生的北极星”——不一定触得到,但能为你在迷茫中指引方向。2017年,我有一个“许我十年”的理财计划。已经提前实现了。

而我写了90多篇,但感觉,下一个北极星还没设定好


10x 并不是我追求的目标

有一本书叫《10x is easier than 2x》,说的是:与其想怎么进步一点点,不如干脆换个角度,去做10倍的成长

从阅读量上来说,我确实已经实现了10x。
阅读量从来不是我的目标。

我的出发点从来不是“我要扩大影响力”、“我要涨粉”,而是:“我想更清楚地知道,我是谁,我想要什么。” 这一点,跟那位49岁作者许愿的内核其实很像。

我们都不是想“变得厉害”,而是想变得更接近那个想成为的自己。


所以,财务自由也许只是“表象的愿望”

很多人追求财务自由,其实追的并不是“钱够用”这件事,而是追一个“从此我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的幻象。

但《My Money Journey》这本书反复提醒我:
自由不是终点,是过程;而目标不是图纸,是灯塔。

有些人通过控制预算、精打细算,找到稳定;
有些人则靠许愿、设想未来、默默贴近那个版本的自己。

无论哪一种方式,只要它能带你走得更靠近你心里那颗“北极星”,它就是一条值得的路。


下一步,我要给自己设一个新愿望

这本书里,那位许愿十年的作者让我重新想起一个问题:

如果你不再担心钱,接下来你要做的是什么?

也许这个问题,我该再次认真想一想了。


如果你也像我一样,是靠“愿景感”推动前行的人,不妨拿张纸,把你“十年后想成为的自己”写下来。不用管实际可行度,只要真实。
就像这本书的副标题说的:
"Humble stories from people who took control of their lives."
不轰轰烈烈,但每一步都往心里走。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