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再出发:重生只在一念间
许许的许我十年
尚好的旅程
刚刚还掉一本书。
网络销售经典三部曲之一。
小白说她当年买过这套书的配套课,是某位老师结合自己实战经验整理出来的。她觉得挺有用。
前阵子她告诉我,已经有了三个高客单价客户。我为她开心。
而我呢?
我的100篇文章快完成“指标”了,甚至开始码文“成瘾”。但在市场和销售上,似乎仍略无寸进。
不过,我并不焦虑,反而有一种——嗯,“尚好”的感觉。
像是走在一场无方向的旅程上,虽然还没看到路标,但空气还算清新,脚下还有回音。
梦想客户
书里有很多tricks,教你怎么找到所谓的“梦想客户”。
其中有一句话我记得特别清楚:
“你不需要创造流量,你只需要出现在他们正在等待的地方。”
对于爱买课、也擅长卖课的小白一代来说,这种“工具+内容+定位”的组合拳,确实很实用。
但对我来说,那些投广告、做鱼塘、精准筛选之类的技巧,总是提不起劲。
换位思考的力量
我真正感兴趣的,是他提到的“换位思考”练习。
他说你可以写下那些你曾经在挣扎中对自己说过的话,那些你没说出口、却一再回响在脑海里的句子。
也许,那正是别人现在正在说的。
换句话说,当你敢于面对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勇敢承认那些脆弱和困惑,你其实就在和潜在客户产生共鸣。
因为每个人的挣扎其实都相似,只是表达方式不同。
这比盲目追求“精准定位”和“数据分析”更真实,也更有人情味。
成为自己的最大客户
对于商人那种可以很自然把利益摆在前面的素养,我觉得是一种天赋。
但,没这种天赋,也不必急着奋起直追。我忘了在哪看到一句话:“要成为自己最大的客户。”
我觉得挺贴切。
我的情况确实如此:
把自己管理好,就足够了——不管是经济,还是人际。
如果说写作能“引来什么人”,那我宁愿它先引来一个更明白的我自己。
如果说内容能“建立什么品牌”,那就让它先陪我梳理,清理,整理内在,不必硬亮。
许我十年
商业上,我没有野心;但在人生的维度,我对自己有期许。
至于平台,文学城应该不是我的归属,只是偶然投影在它的波心。在这片波心里,多少看清自己的倒影。
而我,不管在哪里,会继续写下去。写着写着,我又开始默默做起了计划。还是那个老习惯:许我十年。
以十年为期,去养成一个持续书写、不断迭代生长的我。
愿宇宙的能量,链接未来与当下,充盈心灵 续航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