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与不材间(三):不是卷或躺,而是找到“自己的节奏”
庄子的选择题:该卷还是该躺?
庄子带着学生旅行时,发现两件事:
学生问:“那到底该有用还是没用?”
庄子微微一笑:“该卷时卷,该躺时躺。”
但问题来了——什么时候该卷?什么时候该躺?
这恰恰是生活的智慧。这种智慧,在事儿上见,在不断前行尝试中自行领悟。
庄子的智慧放到今天,其实也挺实用的。
你不需要“时刻有用”,也不用“永远无用”,重点在于——你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卷,什么时候该躺。
来点学习+交往天赋的总结:
但换一个人,总结的要点会不一样。关键要适合自己。
结语:在节奏里,走出自己的道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拼命三郎式的人生。
也不是所有人都真的“能躺”——
我们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穿梭,不断选择。
所以,不如做个“有节奏的人”:
该卷的时候卷得值,
该躺的时候躺得安。
在材与不材之间,调好自己的步调。
而当你有所热爱,投入其中,进入心流,
那一刻,你就处在“道”中:
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不争、不怨、不内耗,
自然超越了“卷”与“躺”的二元对立。
材与不材,其实不必强分。
重要的是:你有没有走在属于自己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