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许定慧投

许许定慧投 - 财自在心自由
正文

天生我柴也要“发财”:INFP的战略慢路与深功

(2025-04-20 11:26:19) 下一个

天生我柴也要“发财”:INFP的战略慢路与深功

在热爱与现实之间,一点点修出方向感和定力

今天继续给小照留言。

有人是真的热爱“做生意”这件事,出于一种骨子里的兴趣。他会有事没事地去拆解别人的打法、思路、模型,再和自己的模式对比印证。那种从点到面、乐于琢磨的劲儿,背后是真正的 passion。我特别喜欢看到人带着 passion 去做事——至于 passion 的对象是什么,其实并不重要。

我自己其实很早就知道,我不擅长和人面对面讨价还价做生意。所以我的选择是 股市投资。对一个 INFP 加上双鱼座来说,这是一条“蜀道之难”的路,但我当年还是带着一腔小白的愚勇走上去了。我没有相对高薪,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退休金。我为财务自由持续努力,不光是出于家庭需要,也是因为人到中年我认识到,财务自由才能让精神自由的升级

作为 NFP,从小白,到有点概念,再“夺权”成为家中的CFO。我的“战略眼光”并不是天赋自带,而是靠不断试错试错再试错的打磨。只是,一旦练成了那种“忽略细节、看大趋势”的稳定感,反而比很多天生擅长细节和计划的 STJ 类型更能 hold 住场面。当然,这个境界,需要走很长的路才能抵达。

站在这样的角度去看,会发现一些表面不同的事物,其实本质很像。比如美股和中国房地产,看起来是完全不同的赛道,但其实都是国民财富的主要载体。在时代红利期,几乎是“随便买”都能涨,就像站在风口上。但到现在,拼的是选筹的眼光、持有的信念和战略的定力了。

比如对东大,悲观言论到处都是。但有人会说:“每次遇到外部冲击,都是扩大内需,来应对外需收缩。”,并以此持续买入。而其实中国的一线(除了北京)和几个最热的二线城市,房市已经重新启动。

再比如心理咨询,我最近想找一个细分的方法研究一下。市面上挺多关注“trauma(创伤)”的咨询方法。我对“trauma”这个词有些微妙的感觉。它有点像“艺术家”这个词,听起来太大了,大到让人戴不上头。

我的直觉是,现在很多流派把 trauma 看得太重了,重到有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感觉。毕竟,trauma 这个概念,是在一个相对人文、安全的文化环境下发展出来的。在我们中国人的语境中,这种前提可能并不存在。我奶奶那一辈的老百姓,人命,尤其是小孩子的命,往往是不值钱的。所以道家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佛家则给你希望,说你可以修来生。

这些本土哲学虽然看起来清冷或虚幻,但说实话,真信也都挺好使。只不过,道家太清醒,清醒得让人难以直面人生的惨淡,成了隐学;而佛家的麻药*,也不是每次都管用。

相比之下,西方心理学的好处是认真地细分、归类、验证,对症下药。这种精细化处理,在它们的社会土壤上是成立的。但我自己的体会是,如果把人比作一棵树,要真正解决问题,还是得回到“根”上来。当根部处理好了,人的内在会更稳定,不会动不动就被风吹乱了阵脚。之后,再借助 trauma 相关的方法,在细节上做些“绷带”处理,那才是更平衡的方式。

总之,抓大放小,勇于预判,持续复盘,不断优化,把自己的天赋和热情活出来——这是我走在自定义人生路上的方式。

*佛家有大智慧,在此说的是文化有限的老百姓眼里的佛家。

命运并不是我们要征服的对手,而是我们用热爱与定力,一寸一寸雕刻出来的生命轨迹。

柴能烧出火,火能照亮命运。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