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放下数字,提前退休

(2025-06-28 03:19:40) 下一个

我终于做了那个我本心想做的决定: 在这个金秋,在我满 62 岁生日的时候,申请退休。 这个决定,看似只是职场生涯的一道终点线, 但对我而言,却是内心长久酝酿之后的鼓点。 这些天我突然意识到: 我并不是在计算钱,而是在等待一个时机或那个可以对自己说“我可以走了”的时刻。 这个时刻,终于来了。

 


 

过去两周,公司一个重要新项目的组织架构与日常运作方式,已经超出了我所能接受的底线。 在潜意识想离开的驱动下,我没有再忍让,而是顺从本心,让原本被隐藏的冲突表面化。 随后,我口头通知了上级,准备向人事正式提交退休申请。 上级的老板得知后,立刻约我面谈,要我不要急着决定。 他说他看重我,是部门最好的员工之一;他理解我的感受,也承诺会解决问题,让我能在工作中拥有更好的精神状态。 冷静之后,我开始理性地思考: 我为什么要提前退休?

回望过去这几年,我并不是因为害怕工作挑战而感到疲惫, 而是因为厌倦了夹在上下级中间的角色: 对项目有责任,却没有执行权; 心知局势,却还得继续配合表演; 明知某些方案终将失败,却不得不参与维护那“表面成功”的假象。 这不是简单的压力问题,而是一种深层的疲惫—— 不是肉体的,也不是斗志的,而是心灵的疲惫。 我不怕失败, 我只是厌倦了在没有意义的结构里消耗自己, 厌倦了夹在不上不下之间, 一个始终无法自由呼吸的状态。 这份工作,如今对我来说,已经没有意义。 继续用身心的疲惫去换钱,值吗?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理由:我的母亲。 今年春天,父亲走了。 我因工作没能赶回去,陪他走完最后一程,见上最后一面。 母亲的九十岁生日就要到了。 我知道,这次我不能再错过了。 也许陪伴的意义并不在于做什么, 而在于那一刻,她需要我时,我刚好在她身边。虽然她一再安慰我,她很好也不孤单寂寞。让我安心工作。

 

 


 

那经济上,我能提前退休吗?

过去两天,我像对待一个重要项目一样, 认真研究每一个变量: 医保是 COBRA 还是 ACA?补贴临界值在哪里?Roth 转换何时展开?IRA 提取和税务控制能否并行? 就连分红、利息是否计入 MAGI,也要精细斟酌。

不算我巳知道,比起大多数 62 到 67 岁仍在工作的朋友,我或许算“穷人”; 他们劝我再熬几年,或换个部门,撑到 65 岁,好不用操心医保; 或至少等到年底或年初,拿完年终奖金…… 但我已明白: 工作已经失去意义,而母亲还在等我。比起美国人的中位数,我早已不缺数字; 我只是还没有允许自己放下这些数字。 但这一刻,巳经来了,不需要数字,也不需要计算。 它只需要一个决定—— 放下手中的工作,走向人生真正重要的部分, 走向人生下半场,走向一个回归自我的生活。

我知道,妻子从来不关心这些“凡人的事”—— 什么医保切换、SSA 何时领取、IRA 提取规则、HSA 如何使用…… 她不问,也不想记。 但也正因为如此,我更想在退休前后, 把这些事情都安排好、写清楚,留下一份明白的交代。

我会整理一份“退休安排备忘录”, 用最简单的语言记录下这些年为生活打下的基础,留给她。 让她知道:文件在哪里、账号在哪、每月的钱从哪里来。 让她心里不会慌。 她不必关心,因为我早已关心过了。 她只需安心过日子。

 


 

退休之后,我将先回中国待几个月,陪陪母亲。 也许我会在黄昏时陪她晒晒太阳, 也许只是静静地坐一会儿,不谈事,不谈未来, 只聊那棵她最后一次来美国时种下的枫树, 和那件她在我少年时亲手缝制的冬衣。

而我,要开始学习轻松地重新生活, 重新走进那个被我推迟已久的、属于自己的下半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0)
评论
桑榆---非晚 回复 悄悄话 有些陪伴,不是做什么,而是刚好在身边。愿你归去时,她安好,你也心安
walleyee 回复 悄悄话 幸福晚年的秘訣不是別的,而是與孤獨的體面約定。
pollyli 回复 悄悄话 还有5年,准备60岁就退休了。其实现在工作还不错,钱多事少离家近,可还是觉得晚退休就亏待了自己。尤其对于没有孩子的我们。医保是我们唯一担心的事情。60岁退休离Medicare还有5年时间,每个月两人要交两千医保。其他都已经准备好了。一生就一次,还是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吧。
诚务虚 回复 悄悄话 说实话,我们很多人都是从贫困线之下起步的。钱多钱少都有相应的活法。
再说,以后也还有再干点什么赚点生活费的机会。
k467 回复 悄悄话 我的目标55, 不想演了。职场上的面具我和真我分离的戏很耗神
购物不狂 回复 悄悄话 我也是工作上被严重边缘化辞职,目前在国内陪伴母亲已有三个月了,三个月来,母亲的衰老一天天看得见,我要守候在母亲身边,换来心安。每天陪妈妈散步,按自己的心意照顾妈妈,而不是远在他乡无能为力,每天都在欠哥哥姐姐的心态下苟活。虽然失去了几个工作机会,而且技术上的脱节可能将来很难再重返这个领域,也比每天提心吊胆地活着强。
雪狗2014 回复 悄悄话 支持
davidinchina 回复 悄悄话 非常正确的决定。我在美国大学做教授,从理论上说,想做多久都可以。但是我决定在62岁退休,把生命剩下的时间都留给自己和家人。钱够不够真的不需要考虑太多,有多少钱就过什么生活啊。想省钱,回国住住就行了。
crystalk2003 回复 悄悄话 我也有同样的计划,但不想等到62岁再实施了。目前在想先downsizing
徐徐道来 回复 悄悄话 感谢大家,给我信心和鼓励。
安然0203 回复 悄悄话 感谢分享,有风骨有担当对亲人很友爱
左岸右岸 回复 悄悄话 听从内心的声音,在母亲人生的最后时刻能够贴身陪伴一些时日,理由已经很充分了。还能把一切安排妥当,让自己的爱人没有后顾之忧,的确是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伴侣。
祝一切顺利!
凡事都有后果 回复 悄悄话 朋友的实际经历。不到60退休。退休前从来没有涉猎股市和投资。退休后为了不脱节社会,开始学习股市和个人所得税法,各行各业的领头公司,国家政策对经济的作用。用了8年时间,把一辈子的积蓄(包括退休金)翻了1.5倍以上。每星期花在投资上的时间,只是4-5个小时。不耽误每天锻炼和每年出游。朋友的经历,给我很大启发。分享给你。
伽子罗衿 回复 悄悄话 “明知某些方案终将失败,却不得不参与维护那表面成功”的假象。”本人经历过一次,让我的内心极其煎熬:第一时间就知道是个失败的方案却被派到日本解决问题。日方的接待及其热情,最后碰了墙问我为什么不早说,最终好面子的日本人也不说破,而我的上司一直都认为方案成功了,我才解脱。退休也好,就再不会有这份内心煎熬。
工程师 回复 悄悄话 You are smart. I retired at 61. So I can company my dad on his last journey.
寒芯 回复 悄悄话 不为五斗米折腰!有骨气,赞!!同感~
魅力野花 回复 悄悄话 "只聊那棵她最后一次来美国时种下的枫树, 和那件她在我少年时亲手缝制的冬衣。"
---感动。
peter黑 回复 悄悄话 是啊,遵从本心!母亲也许还能等到你65岁,但是如果意外来临,有了这样的陪伴,就会非常安心。
DYLM 回复 悄悄话 放宽心,不必焦虑!我50不到就退了,闲下来,炒炒股票,锻炼身体,出门旅行,岁月静好。
jerseyhill13 回复 悄悄话 正确选择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