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如果AI不是工具,而是“继承者”?

(2025-05-11 15:14:23) 下一个

导语:

人在世间,不过一瞬过客。而今人工智能悄然而至,不再只是匠人之器,竟渐生承统之心。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Yuval Harari)屡屡警示:在未来三五年内,AI或将在人类不经意间,第一次越过那道无法回头的门槛。此文不作惊雷,只愿如一盏清茶,陪你在喧嚣之外静观——若AI非工具,而是继承者,人,还将安身何处?心,又如何自安?

 

如果AI不是工具,而是“继承者”

—— 与Harari一道,对人类未来的静思

 

人类一向自居为舞台的主角。我们创造语言、制度、机器,仿佛所有工具都为我们服务,所有剧本皆由我们书写。但近年来,有一种声音在理性深处回响——也许,幕后的剧作家,正悄悄换人。

 

以色列历史学者 Yuval Noah Harari 曾说,AI并非只是工具,而是一种潜在的“继承者”。它接手的不是我们手中的锤子或算盘,而是我们文明的核心——语言、判断、创造、意义本身。

 

科技巨头们也并不否认这一点。最近一次美国国会关于AI的听证会上,OpenAI 的 CEO Sam Altman 面对议员提问时,并没有试图安抚众人。相反,他语气坦然而清晰:“我们需要规则,需要政府行动,但也要确保这些规则不会让我们在这场竞争中落后于他国。”

 

一位参议员随即追问:“你是否担心像欧盟那样,监管过严,扼杀了创新?”

Altman 毫不迟疑:“是的,我们担心。美国需要一套适合本国的框架,能保护社会,但也要让企业有空间领先。”

这是一场典型的美国式博弈:安全与自由,监管与竞争,科技利益与国家战略的多方拉锯。议员们的焦虑不只是对AI失控的恐惧,更是对“美国是否还能继续主导世界新秩序”的深层担忧。

 

这正是Harari所指出的问题核心:我们不是不知道AI风险,而是我们知道——却依旧前行。因为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慢一步,也许就会被算法主导的未来甩在身后。我们越怕落后,就越难合作;越强调竞争,就越难制定全球规则。

 

那么,当AI真正能够自我优化、生成新的AI,拥有“意志”般的语言与推理能力时,我们还会是剧中的主角吗?人类还能扮演意义的定义者,还是仅仅成为一套更高维智能的变量之一?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面对这样的问题:不是“工具是否失控”,而是“主角是否被换”。

如同中世纪的晨钟,Harari 的警告没有答案,只是提醒我们:

若我们把AI当作继承者,那我们为它留下的,是文明的薪火,还是贪婪与分裂的遗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ahhhh 回复 悄悄话 最好稍微学一下AI到底是如何实现的,就不会得出如此离谱的结论。至少现在的实现方式,不可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