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童小书

本人是一位资深理工男,多年自学中医。一贯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以西医科学的基本理论和近年来有关人体的科学实验结果为依据,来客观地学习中医、思考中医。
正文

中医大夫的火眼金睛

(2024-06-19 12:17:39) 下一个

  大家都听说过“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这句话。另外,还有一句和它很相似的话是:“窥一斑,知全豹”。这两句话都在讨论“一斑” 和 “窥豹” ,只是它们的词序有些不同。因此,有时让人不能一下子分清它们的区别。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它形容一个人看事情不全面,只看到了一部分。这说明此人的思维简单而狭隘。

  当具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人看到一个大大的豹斑时,他得到的信息是:这是一个很大的豹斑。

  而出自于明朝朱舜水《藤浩之字伯养说》的“窥一斑,知全豹”的意思则完全相反,它形容一个人可以从观察到的部分现象推测出事情的全貌。这是一种发散的思维能力。

  而当具有这种思维能力的人看到一个大大的豹斑时,他得到的信息是:这是一个很大的豹子。

  很显然,“窥一斑,知全豹”比“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强太多了。

  还有一种思维能力与这个发散式的思维能力同样重要,它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现象指是事物的外在表现,大家可以通过感官来感知。而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的根本性质,它需要通过理性思维才能获得。

 由于事物的现象是它本质在外部的表现,因此,我们就有了透过现象看见本质的可能性了。

  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是人人都想拥有的能力,但这却不容易,因为我们需要越过两个坎。

  第一个坎是人的思维捷径。虽然人类是具有极强思维能力的高等动物,但懒惰却是我们的天性。

  在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大脑会直接走捷径来调取我们以往的经验来得出结论,从而减少思考。这就是想当然的思维方式,其结果就是往往看不到真正的本质。

  要越过这个坎并不太难,需要我们时时刻刻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第二个坎是人的认知盲区。如果我们的知识范围不够广,知识深度不够深,那我们就会有许多认知盲区。而这些盲区就会大大降低我们透过现象找到本质的可能。

  要越过这第二个坎也不难,只要平时多学习多思考就行了。

  当一个人生了病,就会表现出许多症状来。这内在的病就是事物的本质,而外在的症状则是现象。因此,中医大夫诊断疾病就是一个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

  这个过程的第一步是观察现象,收集症状。中医会使用望、闻、问、切这四种技术来确保获得所有有价值的信息,无一遗漏。       

  这诊病的第二步则是大夫利用他那没有中医认知盲区的大脑,进行为什么式的积极思考,从而通过症状找到内在的疾病。

  这整个过程可以用《黄帝内经》中的话, “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来概括。

  当然了,在这个诊病的过程中,“窥一斑,知全豹”的发散式思维能力也是不可缺少的。

  总之,一个有经验的好中医一定具有一双火眼金睛,他不仅能够窥一斑而知全豹,而且还能观一叶而知秋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