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童小书

本人是一位资深理工男,多年自学中医。一贯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以西医科学的基本理论和近年来有关人体的科学实验结果为依据,来客观地学习中医、思考中医。
正文

法于阴阳

(2024-06-19 11:44:59) 下一个

  有些人可能听说过“秀才学医,笼中捉鸡”这句话。还有人听过另外一句话“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

  其实这两句话说的是一件事。意思是,在古代要想成为一名良医,你最好是一个聪明的读书人。因为中医很难学。

  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读书之人要读的书很多。他们不光要学孔孟的儒家思想,还要学老子的道家学说。不光要读法家经典,可能还要学习阴阳家的阴阳学说。因此,那些弃仕途而转学中医的读书人很可能也是精通阴阳之道的人。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有言:“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句话的意思是指,远古时期,得道的高人凡事都会取法于阴阳, 所以他们做事有章法且总能成功。

  因此,中医之人在治病救人时法于阴阳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这个法于阴阳体现在中医的方方面面。

  首先是在望闻问切中,望诊时病人脸色以黄、赤为阳。以青、白、黑为阴。闻诊中以病人声音高为阳,声音低而无力为阴。问诊时以病人喜热饮为阴,喜冷饮为阳。脉诊中以浮、数、洪、滑等脉象为阳。以沉、迟、细、涩脉象为阴。

  其次,在八钢辩证中,以表证、热证、实证为阳。以里证、寒证、虚证为阴。

  在治法中,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虚之,虚者补之等法来调节阴阳。

  在中药的选择上,中医认为药的热温之性为阳,寒冷之性为阴。同时还认为药味的辛味、甘味为阳,而酸味和苦味则属于阴。

  因此,明代著名的医学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说“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明阴阳,乃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可以一言以蔽之者,日阴阳而已”。 

  但是,以上提到的许多阴阳概念并不一定具备阴阳学说所规定的阴阳关系,它们很可能只是一种阴阳划分而已。

  人体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生命体系。它很多系统功能的正常实现都需要一个平衡而稳定的生理环境。比如人体的体温需要维持平衡;体液中电解质浓度需要维持平衡;甚至是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也要维持平衡等等。

  因此,在阴阳学说被引入中医之后,阴和阳之间的关系除了已有的阴阳一体、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互化以外,又加上了阴阳平衡。而且阴阳平衡还是中医大夫努力的目标,因为这是身体健康的前提。

 中医中要满足以上五个条件的阴阳有许多。比如,肾脏的形体和其体现出来的功能就是这么一对阴阳。其中肾脏的形体为阴,肾脏的功能为阳。

  肾脏的形体和其功能同属于肾脏,故它们是阴阳一体的。但它们又是截然不同,是相互对立的。

  另外,肾阴没有肾阳后,肾就不是肾了,而只是个肾形的肉质物体。而如果没有肾阴的话,肾阳就根本不能存在。所以它们是互根互依的。

  肾阴是肾阳的物质基础,肾阳从肾阴中来。但肾阳的正常发挥最终又会促进肾阴的生长。因此肾阴和肾阳又是相互生化的。

  最后,肾阴和肾阳之间必须保持平衡。不然的话,肾阴和肾阳必将受损,身体也会出各种各样的疾病。

  假设一个男同学的去找中医大夫补肾,增强生殖功能力。如果大夫只补肾阳,则会短期有效。但服药日久之后,则精失越多,肾阴日损,慢慢地肾阴肾阳就不平衡了。身体也就扛不住了。这就是吃壮阳药的情形,不管你是吃中医的还是西医的。

  最好的办法是阴中求阳,补肾阴以求肾阳。也可以在补肾阴的同时,也补肾阳。要时时刻刻维持肾阴和肾阳的平衡。只有这样才既增加了想要的功能,又能保持身体的长久健康。

  另外大家都知道,人是恒温动物。人体内产生热一方可以叫做阳,散热的一方则是阴。阴阳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平衡则体温恒定,身体安康。

  但假如某人身受热邪而阳盛而热,就用热者寒之的方法。服寒药,比如石膏、知母之类,去除多余的实热。这样,中医就通过药之寒热调节了阴阳,而达到体温恒定的效果。

  反之,如果深受寒邪而怕冷,则用寒者热之的方法。服用一些热性之药,去除寒邪恢复阴阳平衡。比如桂枝、干姜等。

  如果病人阳虚而寒,则补阳。阴虚而热则补阴。

  总之,中医大夫要先分清疾病的阴阳属性,再用中药的寒热之性或别的办法来调整阴阳,最终达到平衡的状态。这是中医治病时惯常的思维。

  此外,从这儿还可以看出,中医为什么非要把许多不具备阴阳属性的东西非要分个阴阳了。因为这些东西要么是中医大夫调节阴阳的手段;要么它们揭示了疾病的阴阳属性,有利于大夫进一步阴阳调节的展开。

  所以,中医的阴阳学说不是故弄玄虚的玄学。它是一分为二的阴阳思潍方式在治病救人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