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是天气的原因 ,我几乎每天晚饭以后都会和段老师一起外出走走 .正所谓的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有时我去喊他有时他来叫我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为了排除寂寞 ,一般的情况下,我们边走边聊, 什么天南地北, 什么社会杂学等等. 唯独不聊的是 ,不谈国事 ,不论人非 .真乃大丈夫所为也 . 话说到尽头, 段老师多半会高歌一曲 .我有时也会随手拿出我带的笛子,吹一曲什么放风筝呀 ,什么喜洋洋呀给他听 .沿着乡间大道 ,慢慢地消磨着时光 ,也消磨着情感上的寂寞, 我成了段老师的伯牙, 段老师成了我的知音.
在几乎不间断的漫游日子里, 我大约知道了他的一些情况. 他是地道的京城人 ,说话京腔京调 ,一听就知道不是一辈两辈生活在京城 .他上有一位八旬老母,还有一个妻子和一个当时未成年的女儿. 他很孝敬老母,每一个多月回家一次,每次回去必给老母带回一些土产品.当时也不过是些京城很少见的什么香油呀鸡蛋呀之类东西 .以使老母欢喜.再有就是他的宝贝女儿, 他告诉我,他女儿最爱吃我们那里产的花生和秋天新摘下来的玉米 .每到收获这些东西的季节,他回家时都会带很多.即使这些东西很重,他都不辞辛苦把它们背回家.让女儿享受一回 .看他边说边笑的表情, 就能想象出和女儿团聚时的欣慰情景. 但和妻子的感情好像不太好, 他很少谈到她 ,这么敏感的话题 ,我当然不便问及 .我只知到她妻子是一个护士, 每天很忙, 但挣钱也不多 .只此而已. 还有,虽然是我很想知道的事情,而更不能直接提及的是他和秦老师等几个人为什么会从京城大机关来到这里工作.
当时社会上有一种说法叫下放, 可为什么把他们几位下放到这里 .这就说不清了.可能原因比较复杂.
段老师也经常问我一些关于我自己的事情, 但大都从我们都喜欢的音乐话题开始 .
你笛子吹的不错 ,还会什么乐器 ?他在赞美的同时,也很想知道我是怎么喜爱音乐这个行当 .这一问 ,我如果从头说得从父辈说起, 如果只说我自己那就得从上学时开始 .我告诉他 ,民族乐器, 我喜欢京胡 二胡 笛子 箫等.西洋乐器,我喜欢小提琴手风琴黑管萨克斯等 .在段老师的面前, 我特别注意说话的分寸,对这些乐器,我只能说是自己喜欢,不敢说会.因为段老师既然歌唱的那么好听,很难说他对很多乐器也内行 .年纪轻轻的我 ,别犯班门弄斧的毛病.我自己提醒自己 .你上台演奏过吗 ,他进一步追问, 演过,不过都是在学校里开什么庆祝会演文艺节目时候,而且多半是参加民乐合奏,自己单独也有过一两次,那就是拉京胡 .我喜欢拉夜深沉这个曲目,是我父亲教我的 .我回答.手风琴你是跟谁学的 ?啊 ,那是在学校 .上大学时, 我在乐队, 我们队长姓朱, 他是手风琴高手 .我没事时就跟着他一起练 ,但差远了.到离开学校时,只能拉一些简单的歌曲.那时时兴苏联歌曲,像客秋莎 纺织姑娘等 .呃,我知道. 段老师接过话题说到, 纺织姑娘是男声二重唱, 挺好听 .
纺织厂有位好姑娘 ,长得比花还漂亮 ,小伙子, 都把她爱上 ,她总是含笑不开腔 ,总是含笑不开腔…难道说 难道说 我们都有缺点, 难道说 难道说 一个也看不上…
说着说着段老师自己就唱了起来 ,对对 我连忙说后面还有好几段呢, 他笑了笑, 我知道, 这个歌曲真的适合手风琴伴奏 .我不愿意提及大学的事情.但段老师可能没上过大学 ,所以他对大学里的方方面面很感兴趣 .经常问这问那,我想也许是为了他女儿今后的发展 ,多了解些大学的情况,所以有些事问的很详细, 我看的出来他是希望我说的越多越好.
就这样 ,每次散步他都会问学校的一些事情 .我也不得不介绍一些有关大学里方方面面的话题.
您可能知道,我上的是一个四类学校 .我对段老师首先说明 .据说那是大跃进以后建的 ,一直到我离开时,还在建着 .我不喜欢这样的学习环境, 所以老实说我也没好好学习.我直率地告诉段老师 .生活条件很苦 ,每天以地瓜面为主 ,黑色的 大家都管它叫黑桃壹 .过年时,食堂把它做成菜包子 ,每人两个放在碗里, 整个像个地雷 .我们年轻, 吃的多 ,粮票不够吃 ,又没钱 .所以经常吃不饱 ,只能以水补充. 很多人都得了浮肿 . 再加上同学来自华北地区的多,说话时, 各种腔调都有, 互相取笑 ,一拨一拨的 ,很不团结 .老师大都是新毕业的水平不高 .我几次都想退学,可退学后去干什么? 没地方要你 ,大小伙子 ,在家吃什么 ?真是很茫然 ,像站在十字路口 ,找不到方向. 唯一的指望,就是坚持下来,四年以后能 分配了工作, 自己能挣点钱,养活自己 .我一口气和段老师说出了当年的苦衷.他时而点着头,仔细的倾听我的感受.
也有些好事眷顾于我这个穷小子,就是 后来学校 批准每月发给我3元的助学金. 为此,我差点没给辅导员磕个头 ,表示我的感谢 .家里每月给我寄10元, 这些钱能让我补充点食品 .所以上课就那么回事了 .大学可以选课,每年凭学分升级 .我就选些我不能自学的 ,或比较重要的专业课来上课 .例如高等数学 画法几何等. 其他我考虑与今后工作无关的我就自学,考试能及格就行,不求上进,也不争分数.我想今后的出路,也就是到个一般工厂,不会也不再想进个什么阵地 .挣点钱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就满足了. 能否娶媳妇 ,也不去想 .不行一辈子 单干 ,天马行空 ,老天爷第一 ,老子第二.
平时除了选的课去上以外, 大都在床上躺着,看自己喜欢的小说. 学校不管怎么说, 也是个大学 .有些方面也得像个大学的样子 ,图书馆这是大学必备的. 这个学校也有,而且挺大 .书很多.每人 每次可以借十本书 .我上课用的书都是借的, 从来不买,省下钱来买吃的东西 .我在这几年看了很多课外书,特别多的是文艺小说 ,如肖洛霍夫写的战争与和平, 静静的顿河 ,牛牤 ,高尔基写的母亲等.这些书开拓了自己的视野 ,增加了不少人生知识.二年级时候,我们搬到了学校本部 ,总算看到像点样子的大学了.有一个带阶梯教室的教学楼, 有几栋新建的学生蓿舍楼, 一个很大的食堂,还有一个体育场 ,周围虽然仍有很多杂草.但也安装了像 篮球场 足球场等设施环境变了心情也好些了, 尽管每天还是半饥半饱的状态 ,但活动的时间长了 .究竟都是年轻人积聚在一起,稍有精力就会有各种活动开始.譬如 做做体操呀 跑跑步呀 爱玩的同学甚至打起球来了
我们班有一个来自大都市的同学会拉小提琴,据说其父母都有辅仁大学的履历 .所以这位同学从小就有良好的家庭条件,再加上个人天资,练得一手好琴,他怎么来到这所学校,可能有它背后的故事.我不关心这些事,只欣赏他拉的梁祝 悦耳动听 确实不是一般水平.不知他怎么知道我也喜欢音乐,而且会一些民族乐器 所以自然而然的就容易接触的多一些,他不是穷孩子,这一点从 日常的吃喝穿戴可看出,我和他接触保持一定的距离.鸡是鸡 ,风是风. 有一天他告诉我学校新成立了一个乐队,以西洋乐器为主,而且他已经加入了,现在人不多,他让我也去报名试试.我听到以后很高兴,很想参加,但又怕人家不要我,因为我只玩过些民族乐器,西洋乐器没摸过 ,那些玩意一般穷人想也别想.我说不行,我不会西洋乐器.同学说 刚成立人很少 万一他们知道你也喜欢音乐,就一起玩玩呗,也不是搞专业,在同学好意的动员下 一天下午 我们俩一起 就去到了乐队办公室.
参加乐队, 需要考试!合格录取!
这是常规 容易理解 对一般情况下对一般人来说 也许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就是一件大事.也许它可以改变我孤独无助的精神状态 即是一种业余消遣 ,也是摆脱寂寞的感情寄托.
我真心希望人家能要我, 谁知道呢?
我抬头看了一眼段老师,这位善良的中年人,此时脸上也露出非常同情的表情.而我自己眼睛已经模糊了(待续)